外籍移工|科技業缺工大調查 基層和中階最缺  業界代表:引進移工成本過高需檢討

高科技太空望遠鏡組裝,展示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技術實力與國際合作。.

臺灣科技業在全球供應鏈占據關鍵地位, 疫後庫存逐漸消化,工研院預估 2024 年半 導體產業將首次突破新臺幣 5 兆大關,年 成長 17.7%,產業快速成長也帶動搶人大 戰。有感於科技人才缺口衝擊產業永續發展,1111 人力銀行 8 日舉辦「科技業人才短缺現況與解決之道」公聽會,邀請產、官、學界及多家科技業代表參與,表達實際困境、共同探討人才缺口與解方。

產業移工|南市產業勞僱安心計畫 將服務 42 家  專業團隊搭配翻譯 提升移工職安知能

專業外勞在工廠操作機械,提高生產效率.

為讓外國人安心在臺工作,臺南市政府辦理「產業類外國人勞雇安心計畫」,今年將再辦理 42 場次,透過專業職業安全衛生 人員以及翻譯到場提供服務,藉由實地輔導、了解移工工作環境,提升移工職安衛職能,進而降低職災風險。勞工局表示, 臨場輔導可同時服務雇主和移工,全程免費,呼籲事業單位踴躍報名。

外籍移工|經濟部長提引進移工 何佩珊說會討論  天氣炎熱易致災 職安署加強高溫勞檢

工作人員擦汗照片,展現努力與耐力.

針對經濟部長郭智輝 2 日在立院備詢時指出,台電人力確實不足,需跨部會協商,從國外引進移工解決問題,以加強妥善率;對此,勞動部長 何佩珊 3 日受訪時表示,目前訊息還沒有很完 整,會與郭部長進一步討論。

製造業移工|協助解決缺工 製造業承接額外給 5%名額

金屬加工工人使用模具進行生產作業,展現精密製造與外勞技術。.

面對缺工議題,勞動部提醒,製造業可以優先承接在台待轉換的製造工,可額外增加 5%名額,以增額 5%接續聘僱之移工不會納入定期查核製造業 移工人數列計,且就業安定費用仍為每人每月新臺幣 2, 000 元,該增額名額期滿後不限制雇主國外引進或在台承接。 

外籍移工|移工達 77.6 萬政策、產業景氣影響增幅  去年 5 月至今 家看、製造業皆約增萬人

高麗菜育成產業流程圖, 會議討論外勞相關話題, 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 專業外勞經理人與國際合作, 台灣外勞招聘與管理.

檢視勞動部最新統計數據,截止今年 5 月底, 在臺移工達 77 萬 6,575 人。近一年各行業移工增減與政策鬆綁、家庭看護新增多元 認定管道以及產業景氣變化有高度關連。

製造業移工|特定工廠聘僱移工資格認定 742 件通過  近期陸續完成後通知 補件須 14 日內完成

高科技太空望遠鏡和工程師在實驗室內進行維修,展示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的專業技術與國際合作。.

特定工廠聘僱移工資格認定於 5 月 15 日截止。 經濟部工商輔導中心統計,自 3 月 16 日開放申請至 5 月 15 日截止,期間共受理 855 件,其 中 742 件已通過審查,另有 100 多件需補件、 申請廠商自行撤案,或經審查資格不符。經濟部工商輔導中心表示,所有案件近期將陸續完成審查,針對有需要補件的部分,將函文通知 於 14 日內補正,逾期將不予許可,提醒業者留意。 

印度移工|臺印度 MOU 初審通過 初期試辦 1 千人  以製造業為主 採優質仲介及直聘雙軌

多元文化外勞合作,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提供專業人力資源服務.

立院衛環委員會及外交國防委員會 26 日聯 席審議臺灣與印度簽署的「促進僱用印度勞工瞭解備忘錄」,最終委員會達成共識, 將MOU送出委員會。另包含兩項附帶決議, 要求勞動部 3 個月內針對印度直聘制度提出書面報告,設專責單位和訂直聘比例。

旅館業移工|住宿餐飲外籍白領大增 僑外生占多數  新南向產學專班 成下一波勞動力來源

專業男服務生端餐廳高質服務畫面.

旅宿業疫後頻喊缺工,近來也有不少僑外生透過評點制投入相關產業,相關科系僑外生近年入學都超過 5 千人,也包含不少參與產學合作的學生,可能成為勞動部鬆綁旅宿業中階技術工作後的勞動力來源。

產業移工|食藥署為確保嬰幼兒飲食安全與衛生  嬰幼兒食品製造業 7 月展開全面稽查

兒童健康照護與母嬰陪伴,專業外勞服務,提供安全溫馨育兒環境.

食品藥物管理署宣布 7 月起啟動「113 年國產嬰 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及副食品製造業稽查專案」,旨在透過衛生機關的查核該等製造業者, 抽驗穀物原料及成品,確保嬰幼兒飲食的安全與衛生。 

旅宿業移工|暑假將近旅宿業盼補足人力 勞動部重申本國人優先

入住飯店門鎖開啟,展現專業外勞服務,符合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的企業形象。.

暑假將近,近期旅宿業大喊缺工,盼政府能開放旅宿業移工,對此,勞動部重申,旅宿業雇主應該要提高薪資,目前仍是以積極媒合中、高齡勞工以及二度就業婦女等本國人為主,另也鼓勵僑外生畢業留台繼續工作。 由於觀光署先前提出旅宿業引進移工評估報告,已在 113 年 2 月 1 日開會討論,會議中專家學 者提出三大意見,首先是觀光旅館、一般旅館及民宿等,各式旅宿業類型不同,應有差異化分 析;其次專家學者認為,旅宿業整體薪資、就業情況,還需要更多資料;第三則是希望補充對 中高齡、二度就業的衝擊,以及職務再設計的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