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業者疾呼鬆綁資格 重新思考移工定位  供需失衡、成本拉升 成當前主要挑戰 

外籍照護員與病患老人微笑交談,展現專業照護服務。.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所舉辦亞太地區就業促進 政策交流研討會,就「我國跨國勞動力運用 策略探討」議題,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前 組長薛鑑忠擔任主講人。他認為,移工「限業限量」的定位必須調整;仲介業者則強調, 過去政府將藍領移工視為「客工」,造成很 多行業無法進用,呼籲全面開放有需要的企 業申請,包括家庭幫傭、營造業的申請資格 都需要更大幅度的鬆綁。 

農地工廠|農地工廠消安指導原則 立委要求逐步增加強制力

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風景圖片.

針對明揚國際公司是合法工廠都出現了嚴重火災, 立委洪申翰表示,全台有三萬家以上的農地工廠,大部分是以鐵皮屋形式興建,消防署現行的 《輔導既存工廠自設滅火設備及替代設施指導原則》不具強制力,要求內政部和經濟部一個月 內共同研議,將該指導原則逐步增加強制力。 

外籍移工|工會批規避資遣費 亞旭指加班減少同意轉出

精益求精的外勞製作金色醬料,展現專業技能與國際外勞集團合作實務。.

華碩電腦關係企業工會、亞旭電腦工會不滿公司黑 箱作業、違反強迫勞動、違反 RBA 規範,21 日到有華碩旗艦店的三創園區外舉行記者會,控訴亞旭電腦疑似要關閉桃園廠,卻為了省資遣費,要移工自行轉出,要求公司儘速與工會誠意協商。 

產業移工|未登記工廠申請納管 審查率破九成  訪廠計畫啟動 依現況提供改善建議

焊接工人在工作現場焊接,火花四散,展現專業技術與國際勞動力合作。.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統計,截至8月份止,全 國已申請納管的既有未登記工廠約 3.3 萬餘家,經各地方政府審查符合納管資格者,計有25,753家,審查率91.92%,較7月份增加831家。已提送工廠改善計畫則有2.9 萬多家,已有7,629家經地方政府審查核定,比7月增加750家。 

外籍移工|擴大吸引僑外生 新南向國家優先設點  搭配企業提供生活津貼 預計留用 21 萬人

外籍勞工諮詢專家在會議中講解,專業解答外勞相關問題。.

配合國發會推動「強化人口及移民政策」, 以及擴大吸引、留用僑外生,教育部推出「促進國際生來臺及留臺實施計畫」,將 於歐美與新南向國家設置海外基地,由國 內大學校院及企業共同推動新型專班擴大海外招生,並由國發基金提供「產學獎助 金」與企業提供「生活/實習津貼」的鼓勵措施,2024 年至 2028 年五年投入 52 億元, 預計至 2030 年可招收國際生累計逾 32 萬 人,留用人數超過 21 萬人。 

基本工資|基本工資連八漲 工資調幅 4.05%  113 年起月薪調至 27,470 元 時薪 183 元

存錢豬存錢罐與硬幣,代表儲蓄與理財概念。.

基本工資連八漲!勞動部 8 日召開第 38 次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議,經勞、資、學、政四方委員討論,獲致結論,勞動部長許銘春會後宣布, 自 113 年 1 月 1 日起,每月基本工資由新臺幣 26,400 元調整至 27,470 元,調升 1,070 元,調 幅約為 4.05%;每小時基本工資則比照每月基本工資之調幅,由 176 元調整至 183 元,調升 7 元,將陳報行政院核定。 

外籍移工|移工揪團註冊上課 可獲超商禮物卡獎勵  職安署數位平臺課程勞僱攜手職場安全

外籍移工|移工揪團註冊上課 可獲超商禮物卡獎勵  職安署數位平臺課程勞僱攜手職場安全示意圖

目前在臺移工人數已突破 74 萬 2 千人, 其中產業類就有 51 萬 3,777 人,佔比將近 七成。為提倡事業單位運用數位學習平 臺,增進移工職業安全衛生知能,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辦理「心手相連護職安」活動,事業單位號召移工註冊,並完成職 安教育訓練,每人即可獲得 300 元超商禮物 卡的獎勵。職安署也將在 9 月份辦理三場 線上推廣活動,引導事業單位及相關民間 團體善用相關資源,強化危害辨識能力。 

基本工資|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 9/8 上午召開  學者指不低於2% 資方指最高3%

存錢豬存錢罐與硬幣,代表儲蓄與理財概念。.

勞動部22日表示,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訂於 9 月 8 日上午召開,由於通膨嚴重,勞、資已有調升金額的共識,商總指出以不超過 3%,工 總則以 2%為上限,勞工團體則認為調幅越高越好,甚至是蔡總統所提的月薪 3 萬元,但因 經濟情勢外冷內熱,依國際標準 2 萬 7,600 元 以下屬低薪,基本工資至少要調到 2 萬 7,600 元,同時移工薪資不可與基本工資脫鉤,學者則認為調幅至少不會低於 CPI(約 2.1%)。 

產業移工|製造業人力需求 1.6 萬人 近 3 年同期新低

精益求精的外勞製作金色醬料,展現專業技能與國際外勞集團合作實務。.

勞動部 15 日發布 112 年第四季人力需求調查結果, 人力需求淨增加 5.2 萬人,因產業鏈庫存調整影響訂單,製造業第四季人力淨需求為 1 萬 6,630 人、創 3 年同期新低,但屬於內需產業「營建工程業」人力需求 4,100 人與「住宿及餐飲業」7,731 人則創下史上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