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
外籍移工|食品製造業移工人數超越機械產業居第 3
疫後內需復甦,餐飲、服務業需求擴張, 部分業者改變營運模式以因應人力需求,檢視近 3 年製造業各行業移工聘僱數字,食品及飼品製造業聘僱人數顯著上升,已成為製造業統計中第 3 高移工人數的行業。
外籍移工|114 年最低工資調整 勞保局逕調投保薪資 勞保將逕調 304 萬人、災保 421 萬人
最低工資自114年1月1日起調整為28,590元, 勞動部「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及「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配合同步修正,並自 11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為簡政便民,勞保局表示, 將主動辦理投保薪資及提繳工資逕調作業,預估勞保逕調約 304 萬人、就保 116 萬人、災保 421 萬人(包括家事移工),以及勞退 124 萬 人,投保單位不須另行申報。
營造移工|鎖定工安紀錄不良建商工地 全國勞檢92 工地
為督促建築工程業者落實施工安全管理,勞動部 職安署 29 日針對工安紀錄不良建商所屬工地,由職安署長鄒子廉與各勞動檢查機構首長及主管等率全國近百名勞動檢查員,發動全國北、中、南同步突擊勞檢,並對違反規定工地祭出重罰。
僑外生|僑外生在臺打工 應留意工作許可效期 已放寬為最長一年 逾期勞雙方都受罰
近期臺北市政府勞動局經常接獲查察單位移送外籍學生工作許可失效違法受罰的案件,除 聘僱的雇主將面臨最高 75 萬元罰鍰外,也會 對外籍學生處以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勞動局提醒,僑外生工作許可期間已由先前的 最長 6 個月延長為 1 年,提醒有打工需求的外籍學生依法申請,並留意有效期限,避免受罰。
僑外生|產攜專班今年 5,719 人報到 比去年增 4 成新生
僑委會公布今年僑生相關專班人數,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今年有 5,719 人報到,較上年新生人數增加 1,650 人,招生增加約 4 成; 海青班今年報到人數也破千,有 1,024 人,相較於去年的 312 人大幅增加,這 1 千多名學生中,包括就讀 4 年制學士班、2 年制副學士班及技術研習班。
外籍移工|移工預付卡淪詐騙工具 NCC 近期清查 全部共 221 萬筆資料 11 月已完成 11 萬
部分移工返鄉離境前,將電信門號轉賣給不法集團,連帶自身也成為詐騙共犯。為避免外籍人士出境後所遺留的預付卡遭非法利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自 11 月起全面清查,總共 221 萬筆資料中, 近一個月已完成約 11 萬移工卡門號的資料比對, 將於 12 月起加大力道,持續分批通知用戶核對資料。
外籍船員|滿足生活需求 漁業署佈建外籍船員休憩設施
為落實漁業人權,農業部漁業署近年持續在外籍船員較多的漁港,興設外籍船員岸上休憩設施,至今已在 33 處漁港提供至少 1 處盥洗設施,另也設置 13 間 祈禱室,讓外籍船員可以上岸洗熱水澡,同時滿足宗教信仰需求。
外籍移工|掌握淨零趨勢 循環署研討會展示創新 循環創新補助開放申請中 最高 5 百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 27 日舉辦「113 年 資源循環科技發展及創新研討會」,展示資源循環領域的重要研發成果,明年度補助資源循環創新與研究發展計畫已開放申 請,最高可補助 500 萬元。
中階技術|截至 10 月 中階技術人力核准達 3.6 萬人 社福移工占 6 成 監委調查促勞動部檢討
面臨大缺工時代,政府為留才 111 年推動「移 工留才久用方案」,監察委員 28 日就調查報 告指出,截至 113 年 10 月底,核准突破 3.6 萬 人,其中產業移工 14,740 人,社福類移工 22,243 人,占整體的 60.2%。監委指出中階技術人力與藍領移工之間的權利義務轉換,以及連續居留年資計算等議題,勞動部應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