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移工|補農業人力缺口 立委籲開放依親打工 審查機制「異」見多 農、勞二部將再溝通
為補充農業勞動力缺口,自今年 6 月 起,農業移工員額由 6 千人擴大到 1.2 萬 人,但仍有許多小農反映,季節性缺工需 要短期、密集性的採收人力,立委建議開 放新住民親屬來臺打工,以及建立跨行業 移工調配的模式。農業部表示,日前已有 向勞動部提案,但雙方就審查機制有不同 看法,因此還在討論中。
為補充農業勞動力缺口,自今年 6 月 起,農業移工員額由 6 千人擴大到 1.2 萬 人,但仍有許多小農反映,季節性缺工需 要短期、密集性的採收人力,立委建議開 放新住民親屬來臺打工,以及建立跨行業 移工調配的模式。農業部表示,日前已有 向勞動部提案,但雙方就審查機制有不同 看法,因此還在討論中。
印尼海外勞工安置保護局 10 月 16 日由 局長 Benny Rhamdani 宣布印尼方面輸出農業移工至臺灣、韓國及日本的計畫,其中 針對臺灣為此次新開放的業別,預計於 2024 年啟動。駐印尼代表處也 10 月 18 日 並公告受理「外展農務工作」互貿文件認證,完成互貿文件驗證的仲介公司,可為臺灣雇主進行勞動契約驗證,後續據此辦 理簽證。
農業部10月11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 務報告。在改善農業缺工方面,截至8月底 止,總計已進用4,584名移工於各農林漁牧工 作場域協助,近期配合疫情管制鬆綁將加速 進用。另為增加人力供給,成立農業人力團 47團,包含機械代耕12團,招募1,951位人力 協助農務,4,589家農場受惠。
國內雇主及仲介業者引領期盼的印尼農務移工終於開放!駐臺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 10 月 6 日晚間發布公告,由於 … Read more
睽違4年,「第 10 屆臺印勞工工作層級會議」於8月9日及10日假印尼峇里島舉辦。臺印 達成多項共識,其中目前無法從印尼引進從 事農業移工,這次工作會議也達成共識,雙 方將儘速確認引進農業及畜牧業移工申辦文件,最快9月上路,另共同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促成印尼移工在臺及回臺轉任中階技術人力。
勞動部調整4大類別聘僱移工資格,包括製造業、營造業、農業與機構看護工,5月30日草案預告期滿,勞動部6月2日安排法規會審查,聘僱資格大多是依照草案預告內容,僅部分文字調整,待文字調整後再送法規會確認
勞動部上周預告調整製造業、營造業、農業及機構看護等4大產業聘僱移工資格,將增加約2.8萬名移工協助解決產業缺工問題,移工團體在5月30日意見收集的截止日赴勞動部抗議,移盟指出,勞動部這次預告期僅7天,搜集意見只是黑箱式的「走過場」,政府持續以「當代奴工制度」、「廉價勞動條件」來因應產業缺工,這是「請鬼開藥單」。
台灣民眾黨5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善用行政豁免概念,讓勞動力合法回流,並修法改善移工遭剝削的結構性問題,從根本解決移工困境,同時盤點各產業所需,按比例分配申請員額,補充國內勞動力缺口,緩解台灣缺工問題。
為改善農業缺工問題,日前農委會於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提案,將農業移工由目前的6千人增加到1萬2千人。立委呂玉玲表示,農業作業型態特殊,以致移工失聯比例較高,有全國農會作為非營利仲介,因行蹤比例超過標準,被勞動部不予換證處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業勞動型態與其他行業不同,會再來跟勞動部反映。
勞動部6日上午召開第35次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今天議題很多,開會時間不及,委員們有先就農委會與營建署提案要求增加移工額度,交換意見、廣泛討論,另對經濟部提水產加工製造業等三業別提高核比率,則擇期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