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二月卅一日臺北報導】主計總處 12 月 30 日公布 8 月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 24.8 萬個,較上期(5 月底)增加 6.2 千個職缺,較上年同期增 3.7 千個職缺,職缺率 2.84%,與職缺數同為近 3 年最高。主計總處表示隨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推展,帶動國內相關供應鏈人力需求增加。
就行業別職缺數觀察,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擴展,高階製程需求推升,8 月底製造業職缺數較上期增加 2.8 千個,較上年同期 更增加 1.2 萬個。另一方面,營建工程業職缺數為 1.5 萬個,因移工持續引進,較上期減少 1.1 千個,較上年同期更減少 4.8 千個。
內需產業職缺數較前期升 較去年減
另外餐飲業職缺 1.5 萬個,因秋節聚餐效應及展店拓點推升人力需求,較上期增加 1.5 千個,但因年間人力陸續補實,較上年同期則減少了 3.9 千個職缺數。幾類內需產業都呈現類似變化,如批發及零售業職缺 數近 4 萬個,較上期增加 2 千多個職缺數, 但比去年同期減少;住宿及餐飲業整體職缺數於 2 萬個,比上期也增加 1.6 千個職缺,但比去年同期減少約 2.7 千個職缺數。 主計總處指出,各行業職缺數多與行業人數規模成正比,以製造業最多,期變動受景氣波動影響較大,今年因受 AI 等新興科技應用帶動,電子零組件、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職缺數皆有較大幅度回升,金屬製品、機械設備業也微幅提高。
主計總處也針對就職類別進行分析,近 10 年同期統計,技藝有關工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受景氣波動影響大, 2017、2021 年職缺數分別為 6.8 萬個及 6.7 萬個;而技術能力要求更高一些的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職缺在 2017、、2020、2022 年則高於前者;此外專業人員雇用需求持續增長,從 2015 年以來增加 1.4 萬個。
電子零組件等製造業職缺增幅較大
此次調查的職缺平均持續時間為 3.7 個 月,較上年同期減少 0.2 個月,各職類中以基礎的技藝有關工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職缺持續 4.3 個月最長,其次則是更基礎的基層技術攻及勞力工職缺,平均持續 4.2 個月。近 6 成開缺是因職員自願退休或離職,因非季節性因素致業務量增加占 18.3%,季節性增加占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