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失聯|移工失聯嚴重 審計部指應改善蒐證及裁罰率
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指出,失聯移工不減反增, 主因掌握事證困難、裁罰率偏低。對此,移民署表示將分析並強化查處,勞動部則表示將調整經費,協助移民署清查非法網絡,並持續辦理預防措施。
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指出,失聯移工不減反增, 主因掌握事證困難、裁罰率偏低。對此,移民署表示將分析並強化查處,勞動部則表示將調整經費,協助移民署清查非法網絡,並持續辦理預防措施。
1111 人力銀行 7 月 23 日舉辦「觀光旅宿餐飲業缺工調查暨公聽會」,探討產業缺工現況及痛點。旅館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鄭生昌點出,當前旅宿業發展最大阻礙,在於勞 動力供給不足,而未來房務人員缺口預估將達萬人。產業界及立委盼彈性調整移工政策, 政府也應務實面對缺工問題,否則將衝擊旅宿業投資及觀光業發展。
適逢新政府上臺,本社對仲介業展開問卷調查,過去一年移工仲介業務略為縮減, 業者評估政府政策仍是產業變動主因,7 成 5 仍將繼續專營移工仲介業務;同時業者建議嚴懲非法、擴大開放補足缺工、考量仲介負擔。
外籍移工在臺人數逼近 77 萬人,已成為產業的必要人力,立委邱志偉呼籲,移工政策目標應做相應的調整。此外,目前直聘中心、留才 久用中心均集中在北部,他要求勞動部一個月內提出北高雄設點的評估,以服務當地產業。 邱志偉舉日本為例,過去對引進移工的態度較為保守,現在包括超商在內許多領域都開放外籍員工,臺灣也應以大開大闔、更創新的思維做規劃,移工作為補充性人力的原則已不再適用,若是必要人力,就要有不同的聘僱作法。
內政部去 年開放1萬5千名一般營造業申請外籍移工配 額,目前累計核配名額達 11,976 名。國民黨籍 立委鄭正鈐本週在立法院質詢批評政府的移工政策不接地氣,無法因應營造產業需求解決缺工 問題,建議開放外展農業移工跨行業支援短期臨時工,到工地從事非技術性工作。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會針對業界需求,持續就移工政策做滾動式檢討。
勞動部於去年放寬僱用家庭看護移工的認定對象與標準,但民間仍期待政府能在移工政策上鬆綁,提供更便利的申請制度,多位立委更要求勞動部就相關問題檢討改善,回應產業人力缺工需求。
臺灣與印度簽署移工合作備忘錄(MOU),外界出現 將會衝擊本國勞動市場、打壞薪資行情等不同質疑的聲浪。為此,勞動部長許銘春今(20)日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該協議不會大量引進印度移工,也不會影響民眾就業。 勞動部也補充,臺灣與印度的 MOU 在簽署後,仍須經行政院核備、立法院查照、部會討論等程序,才算正式生效。這段期間,臺灣與印度還要進行工作層級的會議,也會討論引進印度籍勞工的人數、開放的業別、移工來源的地區、語言條件等實質面向。
不得不說,移工在臺灣許多行業中扮演著許多重要的角色,包括建築、製造、農業、漁業等。近年來,政府針對移工政策進行調整,包括改善勞動條件、加強監管措施、提供更多的社會福利等,在新的一年的開始,也針對移工政策的改善做初步探討。 臺灣移工的平均教育水準因個人來源國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來自東南亞等地區的移工, 其教育水準可能較低,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教育資源有限,相較於來自較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移工,如 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地的一些城市,其教育水準可能會較高一些。
為因應缺工問題,勞動部陸續調整移工政策,繼112年6月開放一般營造業申請移工,以及放寬農業、製造業與機構引進條件,10月進一步鬆綁外籍家庭看護工申請資格與程序,連帶移工在台總數突破新高!截至112年12月底止,移工在台總數已達75萬3,430人,較111年底增加2萬5,349人,其中產業移工51萬9,125人,較111年底增加1萬2,902人,社福移工則有23萬4,305人,較111年底1萬2,447人。
勞動部112年6月15日正式公告調整4大產業聘僱移工資格,包括開放營造業民間工程以30%比率聘僱移工,機構看護工統一以許可床位核給移工名額,並增加採計護理人員併同本國看護人力,以1:1比例核配。農業部分,擴大農糧產業雇主資格,以及新開放林業移工。製造業此次修法亦有水產加工、豆腐製造及金屬船體等三個行業,移工核配比率提高至B級20%,同時新增製造業雇主國內承接移工增額5%彈性機制。整體預估將增加2.8萬名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