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肯亞籍白領移工被迫從事藍領工作 勞動部將檢討外國藝術人員審認標準
肯亞籍白領移工以「藝術及演藝」專長受聘僱來臺,遭雇主以非僱傭關係規避勞基法適用,又被迫從事未經許可之農業、清潔回收等藍領移工工作,致其淪為人口販運被害人,監察院近日通過糾正臺南市政府及勞動部。
肯亞籍白領移工以「藝術及演藝」專長受聘僱來臺,遭雇主以非僱傭關係規避勞基法適用,又被迫從事未經許可之農業、清潔回收等藍領移工工作,致其淪為人口販運被害人,監察院近日通過糾正臺南市政府及勞動部。
勞動部修正就服法有關白領移工相關規範,擴大外籍人士從事製造產業、財金業的工作內容, 將實習納入畢業僑外生留臺工作的評點制項目,並開放外國人可擔任社工師。
勞動部 2 日預告修正外國白領工作審查標準,預告期 有 14 天,其中擴大外國人受聘僱於製造業工作內容,增加調度、督導、測試、 檢驗、稽核等 工作為製造業工作內容;另修正畢業僑外生留臺工作評點表,增列採計實習經驗評點項目,並調高在校就讀期間領取政府提供獎學金之配分,累計點數達現行規定 70 點即符合資格,可從事製造、科技、金融等專門技術工作。
近日傳出肯亞籍的白領表演藝人遭欺騙來臺、從事非約定工作,立委及民團指現行「白領移工」的薪資規範存在漏洞,要求勞動部應全面徹查。
入出國及移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已在立法院初審階段,其中針對第74條之1提高逾期居停留外國人罰鍰,民間團體點出該法充斥差別待遇、缺乏多元包容及人權保障,呼籲政府應重視導致移工失聯的結構性問題,而非透過提高懲罰失聯移工及雇主來解決,且在理解失聯問題本質前,應維持現有條文,不宜輕率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