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漁工|外籍船員工作處境 引發國際媒體關注  漁業署:督促船主依規通報 剝削零容忍

釣魚漁業外勞在漁船上捕撈魚類,展現專業的海洋工作技能。.

國際媒體揭露台灣遠洋漁船不當對待外籍船員,農業部漁業署對此強調,臺灣作為一個珍視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國家,與國際間多數理念相同的國家一致,對於任何形式的勞動剝削均抱持零容忍態度。針對船員發生傷病及緊急事件,均已規定要求應循通報系統通報;2024 年 7 月 22 日訪談銪富號外籍船員遭欠薪後, 也已協調經營者、仲介儘速償還。臺灣目前擁有約 940 艘遠洋漁船,絕大多數船主與船長均合法經營,善待外籍船員權益並重視海上安全。 

外籍漁工|前鎮漁港船員會館 即日起全面啟用  臺印成立工作小組 強化漁工權益保障

熔斷漁船作業現場,工人在海上整理漁網,展現台灣外勞群的辛勤與專業。.

為強化外籍船員在臺人權保障與生活福祉,農業部推動「前鎮漁港船員會館」於自即日起全面啟用,其中 3 樓及 4 樓旅館空間由「逸泰國際」接手經營,提供完善住宿服務,會館 1 樓 至 2 樓則是提供船員休憩、祈禱及多元休閒設 施,於去年 4 月已經開放,平均每日服務人次 達 300 人。台印雙方後續也將討論印尼漁工安置保護合作備忘錄(MOU),提升權益保障。 

外籍漁工|新版漁業人權計畫將擬定 民團提建議  關切公平聘僱、薪資平等 強化職安標準

台灣外勞從事漁業捕撈作業,展現辛勤勞動與海洋資源利用。.

農業部漁業署將於 2 月 18 日研商 2026 年至 2029 年的「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草案。由多個民間團體發起的 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at  Seat 倡議運動對此表示肯定,除提出 10 個特別需要關切的議題外,也對《行動計劃》的修改給予建議,包括保障結社自由權、落實公平聘僱、工資平等和公平支付,以及職業安全衛生標準等。 

外籍漁工|民團調查報告 指遠洋漁業涉強迫勞動  扣留證件、欠薪普遍 政府速提立法期程

高雄漁民在碼頭上捕魚,展現台灣外勞集團多元海產捕撈合作。.

綠色和平近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2019 年至 2024 年遭 印尼漁工投訴疑似涉及強迫勞動和非法漁業的 10 起案件中,全數案件與12艘臺灣籍遠洋漁船有關, 所有遭申訴的漁船都有扣留身分證件、欺騙的問題,而抵債勞務、濫用弱勢處境等兩項的佔比也高達 92%。綠色和平呼籲行政院公布《漁撈工作公約施行法》立法時程,將遠洋漁工納入《勞動基準法》 保障,以及立法規範企業應實施人權與環境盡職調查,所有遠洋漁船應裝設 WiFi,並優先放入《漁 業與人權行動計畫》中執行。 

外籍漁工|美公布強迫勞動製品清單 臺再遭點名  遠洋漁獲三度上榜 漁業署:已有改善

熔斷漁船作業現場,工人在海上整理漁網,展現台灣外勞群的辛勤與專業。.

美國勞動部發布最新「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再度將臺灣遠洋漁船所捕撈的漁獲列入其中。民間 團體呼籲,政府應推動修法,並與各移工來源國討論,訂出公平聘僱的時程表。國際上對水產品溯源日益重視,產業也要積極改革,降低道德與 法律風險,消弭市場端對強迫勞動產品的疑慮。 

外籍漁工|漁業人權計劃滿 2 年 移工組織盤點成效  落實勞動條件遭評比最差 籲速改善修正

海上拖船作業的工業景觀,彰顯船舶安全與海事服務的重要性。.

「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上路滿 2 週年,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 6 月 5 日召開聯合記者會盤點執行成效,七大面向中,以「落實勞動條件」、「強化生活條件與社會保障」與「提升監管機制與能量」表現最差。移工組織呼籲,新政府應積極改善修正,即刻公佈 C188 公約國內法化具體時間表,並立法強制規範所有遠洋漁船 裝設 Wi-Fi 設備。 

外籍漁工|疫後首場漁工福祉會議 5/14 臺中召開  工資合格率近 100% 推動 C188國內法化

渡輪上的漁船,海上捕魚工作,展現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的多元海洋勞動力量。.

由天主教海員宗會(Stella Maris)所主辦的「臺灣漁工福祉國際會議」在臺中登場。行政院長陳建 仁 5 月 14 日出席開幕式時表示,外籍船員是 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夥伴,我國自 2022 年起推動「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增加港口檢查人力,2023 年工資給付合格率已達 99%,保險合 格率更達 100%。行政院已責成農業部辦理漁業工作公約(C188 公約)國內法化,並朝制定施行法方式推動,以與國際人權標準接軌,期盼未來可為船員提供更全面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