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業者疾呼鬆綁資格 重新思考移工定位  供需失衡、成本拉升 成當前主要挑戰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所舉辦亞太地區就業促進 政策交流研討會,就「我國跨國勞動力運用策略探討」議題,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前組長薛鑑忠擔任主講人。他認為,移工「限業限量」的定位必須調整;仲介業者則強調, 過去政府將藍領移工視為「客工」,造成很 多行業無法進用,呼籲全面開放有需要的企業申請,包括家庭幫傭、營造業的申請資格 都需要更大幅度的鬆綁。 

但也有一派認為,中高齡專法中有很多資源可供雇主運用,婦女及相關國內勞動力需先充分開發。 

旅宿業代表鄭生昌建議,近期製造業受到景氣影響,人力較不吃緊,因此有部分產業移工閒置中,勞動部如願意給予法令上的彈性,將其轉移到旅館從事基礎房務工作,就 可紓緩短期的人力需求。 

新來源國將放眼於南亞  
關鍵在於改善工作環境  

薛鑑忠報告中指出,當前跨國勞動力運用 所面臨的挑戰,在於需求增加、國際市場供需變化,以及攬才與留才定位等面向。需求 增加勢必推升聘僱成本,再加上東南亞國家 經濟發展,移工出國意願降低。他並預估, 越南在 2030 年也會減緩輸出,印尼過去提出「零付費政策」,當時臺灣以提高家事類月薪 3 千元做為因應,但未來印方很有可能再 以此來與臺灣談判,屆時臺灣雇主能有多少議價能力? 

移工來源不足,多年來產業界不斷呼籲增 加新來源國,薛鑑忠指出,東南亞國家共 6 億多人口,主要國家都已開發過,未來只能 往南亞地區拓展,但除了交通成本增加外, 雙語人才會是很大的問題,懂英文的人力是 否還有必要出國打工?因此他認為,移工並 非解決缺工的萬靈丹,應擴大留用僑外生及 中階技術人力,透過移民政策留才。 

其他建議還有第一類外國人薪資門檻 47,971 元已經 20 年沒調整,以及移工「限業限量」政策,都有重新檢討調整的必要。 

臺中市工業會理事長林國全表示,製造業本身也要認知到,導入省力設備、改善工作 環境都是必然的趨勢,現在就算是移工也會 挑工作,工廠需要隨時代改變,才能讓優質 人力一起留下為公司打拼。 

工程行不具備申請資格  
營造工引進未對症下藥 
 

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公會全國聯合會熊維舒 指出,學者提出適婚女性當中有半數未就業,這顯示有另外一半在工作的同時,也要照顧小孩,因此他呼籲開放外籍幫傭,滿足 家庭的照顧需求。 

另他也提到,服務費和外籍專技人員薪資 門檻相同,也是 20 多年未調整,但人力仲介 業需要的是人才,而非人力,若素質不佳, 如何提供移工、雇主好的服務?這些都需要 政府加以思考。 

薛鑑忠回應,當整體勞動力不足,有的只 會是重新分配。跨國人力包含移工、僑外生 及中階技術三個部分,日前行政院已通過將 補助大學招收僑外生,建議有人力需求的產 業,可以針對後兩者加以運用。 

臺南市就業服務公會理事長呂錫安表示, 近期放寬營造業申請移工,首批 8 千個名 額,但卻沒有開放到重點。實務上最缺的是 鋼筋綁紮,在營造工作層層外包的特性下, 這些工作多由工程行承做,然而這些都沒有 營造執照。 

所以不符合這次的申請資格,只能繼續用非法移工,反而這次核可申請的 500 多家, 原本就有專案工程的移工,新增加的只是錦上添花。 

呂錫安呼籲,人力需要補到真正有缺口的地方。另外,僑外生評點制推出至今都未調整過,他認為,政府若要擴大延攬僑外生, 應放寬條件,不要侷限於點數,而是讓各行 業依照勞雇雙方合意來聘僱。 

本次研討會完整內容,可至臺中市政府勞 工 局 YouTube 頻 道 觀 看 : https://www.youtube.com/@labortaichung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