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看護|鬆綁不足 外籍看護改革換湯不換藥  黃杲傑籲以年齡審核 巴氏量表為輔

無障礙街道人與年長者,展示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服務精神與人文關懷.

衛福部及勞動部日前討論放寬聘僱家庭看護 工申請門檻,針對三類對象可採多元認定, 無需經過巴氏量表評估。對此中華民國就業 服務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黃杲傑直 言,許多國家都是以 65 歲作為申請條件,反 觀台灣卻是用巴氏量表來限制看護工申請, 政府大張旗鼓開會,得出的結論卻是換湯不 換藥。他認為,包含家庭幫傭制度在內,都 應有大刀闊斧的改革,若擔心鬆綁幅度太大,年齡也可以上調到 70 歲、75 歲,「簡 單的事情不需要複雜化」。

COVID-19|莫德納 XBB 疫苗 9/26 起優先開放長者施打

疫苗注射醫護人員為接種疫苗的醫療保健工作者提供服務.

由於目前國內外 COVID-19 疫情仍持續且以 XBB 為主流病毒株,且國內本土併發症中,65 歲以上民眾佔 7 成以上,疾管署宣布,自今 年 9 月 26 日起分階段開放滿六個月以及以上兒童、青少年及成人 1 劑莫德納 XBB.1.5 疫苗,首周優先讓 65 歲以上民眾施打,以降低感染後併發重症和死亡風險。 除 65 歲以上民眾自 9 月 26 日優先接種外,10 月 2 日起再開放醫護人員接種;暫定自 10 月 9 日起開放全民接種,將視接種情形調整。 

產業移工|未登記工廠申請納管 審查率破九成  訪廠計畫啟動 依現況提供改善建議

焊接工人在工作現場焊接,火花四散,展現專業技術與國際勞動力合作。.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統計,截至8月份止,全 國已申請納管的既有未登記工廠約 3.3 萬餘家,經各地方政府審查符合納管資格者,計有25,753家,審查率91.92%,較7月份增加831家。已提送工廠改善計畫則有2.9 萬多家,已有7,629家經地方政府審查核定,比7月增加750家。 

外籍移工|5 月查核 4 萬餘家 990 家限期改善  屆期未改善 就超標人數廢止移工聘可

焊接工人在進行金屬焊接工作,展示專業焊接技能與安全防護措施.

勞動部112年5月定期查核資料,有4萬524家製造業及屠宰業雇主接受查核,發函通知990家雇主限期改善,違法比率2.44%;勞動部提醒,針對被通知改善的雇主,必須在規定期限增聘本國勞工或減少移工,以符合規 定;如屆期未改善,將就逾規定人數廢止外國人聘僱許可。

印尼移工|一言不合就開打!印辦處祭活動禁令  4 個團體遭點名 6 個月內不得舉辦聚會

多元文化團隊在海邊野餐,欣賞吉他演奏與音樂交流,展現國際勞工的合作與友誼。.

9月初發生多名印尼籍移工集體鬥毆的事件,不僅造成1死1傷,也嚴重影響民眾對外籍移工的觀感。為加強對印尼移工的管理及保 護,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發布公告,相關移工團體在2024年3月12日前禁止舉辦任何活動,針對其他印勞組織也祭出3個月的禁令,2023年12月12日前僅允許舉辦宗教相關活動。如有發現任何團體違反公告規定者,可透過該處勞工部專線舉報。 

外籍移工|移工對台經濟貢獻大 許銘春籲友善對待  最低工資法適用對象仍以勞基法為主

專業外勞進行電氣檢測與維修工作示範.

勞動部長許銘春 18 日下午出席紀錄片「她們 的故事」,會前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這部紀 錄片講述的是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女性勞動 人口賣力打拼的足跡,今年適逢事件 50 周年,現在的移工就好比當年的女工,移工離 鄉背景飄洋過海,為台灣經濟貢獻很大,呼 籲雇主友善對待移工。 

外籍看護|質疑政策大開 民團籲廢除家庭看護工制度

外籍看護|質疑政策大開 民團籲廢除家庭看護工制度示意圖

近日總統候選人及執政黨提出的放寬家庭看護移 工的聘僱門檻政策,婦女新知及移工團體等民間團體 18 日舉行記者會提出質疑,認為該政 策不但無法有效解決目前國人的長照需求,更是讓台灣的長照體制開倒車,要求正視勞權, 逐步廢除家庭聘僱一對一 24 小時 live-in 外籍看護的制度,移工全數改由長照服務機構聘僱。

勞工法規|國慶日為法定國假 勞工出勤應加發工資  3 人以下比照政府行事曆 仍須勞工同意

勞工法規|國慶日為法定國假 勞工出勤應加發工資  3 人以下比照政府行事曆 仍須勞工同意示意圖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表示,國慶日為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應放假之日,雇主應使勞工休假且工資照付,或經勞工同意調整其他休假日期, 如徵得勞工同意於國定假日出勤者,應加發 1 日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