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補助成跳槽誘因? 旅宿業:盼開放移工
疫情解封後觀光人潮回流,但旅宿等產業 人力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 署自去年年中也開始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提供補助協助媒合國人投入缺工產業;但旅宿業者仍期盼開放引進移工,以彌 補國人不願從事的相關職缺。
疫情解封後觀光人潮回流,但旅宿等產業 人力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 署自去年年中也開始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提供補助協助媒合國人投入缺工產業;但旅宿業者仍期盼開放引進移工,以彌 補國人不願從事的相關職缺。
各行業頻喊缺工,且移工政策也跟不上需求。據勞動部 27 日最新人力需求調查顯示,2024 年 4 月底較 1 月底預計需求人數預計增加 6.1 萬人、 減少 8 千人,預計整體缺工人數將增加 5.3 萬人,缺工主因以「公司營運擴增或多角化經營」占 54.5%最多,「退離者之補充」占 27.3%次之。
缺工是高齡少子化型態與產業人力供給不平衡產生的社會問題,日前外交部以部會通知方式,發布與印度簽屬勞工合作 MOU 的協議,詳細內容須等待漫長的審核與編制,且各部會以丟球方式,將正式實施的問題轉給勞動部,為此民間團體與產 業代表不約而同呼籲:請政府正視產業與民間需求!
為輔導事業單位依法成立勞資會議,臺北市政府 勞動局自 107 年起陸續針對轄內事業單位,依人數規模執行分期輔導。截至 112 年底止,已發函催設 6,063 家,輔導完成 4,335 家,輔導完成設立比例約達 72%。另外,去年 12 月初次 設立勞資會議的事業單位計有 71 家,累計設 立勞資會議的事業單位,包含分支機構在內已 達到 49,828 家。勞動局表示,針對尚未成立勞 資會議的 1,700 餘家,仍將持續清查並發函輔導,也會納入專案勞動檢查對象,進一步確認 事業單位是否有實施加班、變形工時等事項。
為保障本國勞工權益,並避免雇主超額聘用移工,勞動部實施製造業及屠宰業定期查核,根據 112 年 11 月定期查核資料,查核雇主家數已 逾 4.1 萬家廠商,已發函通知 1,155 家雇主限期改善,另外 116 家雇主經要求限期改善,但複查後仍未符合規定,將廢止其招募與聘僱許可,而廢止許可移工人數 149 人。
為因應缺工問題,勞動部陸續調整移工政策,繼112年6月開放一般營造業申請移工,以及放寬農業、製造業與機構引進條件,10月進一步鬆綁外籍家庭看護工申請資格與程序,連帶移工在台總數突破新高!截至112年12月底止,移工在台總數已達75萬3,430人,較111年底增加2萬5,349人,其中產業移工51萬9,125人,較111年底增加1萬2,902人,社福移工則有23萬4,305人,較111年底1萬2,447人。
勞動部112年6月15日正式公告調整4大產業聘僱移工資格,包括開放營造業民間工程以30%比率聘僱移工,機構看護工統一以許可床位核給移工名額,並增加採計護理人員併同本國看護人力,以1:1比例核配。農業部分,擴大農糧產業雇主資格,以及新開放林業移工。製造業此次修法亦有水產加工、豆腐製造及金屬船體等三個行業,移工核配比率提高至B級20%,同時新增製造業雇主國內承接移工增額5%彈性機制。整體預估將增加2.8萬名移工。
根據統計,112 年外籍被保險人請領老年給付案件 共有 1 萬 2,565 件、較 111 年成長一倍,其中 9 成 7 是請領一次給付,顯見多數外國人是在 98 年之前有在台灣工作年資;此外,參加勞保的外國人死亡人數有 622 人,符合申請遺屬年金 有 401 人。
為協 助 3K 傳統產業改善工作環境及提升勞工健康 安全勞動力,勞動部訂定「特定製程產業改善 安全衛生工作環境補助計畫」,將適用業別大 幅擴大,將有 70 多個產業適用,廠商有 7 萬 多家,另補助上限提高,即日起可提出申請。
由於缺工,產業與社福移工聘僱資格陸續調整鬆綁,移工在台總數屢創新高,截至 112 年 12 月底,移工在台總數已達 75 萬 3,430 人、較 111 年 12 月底人數增加 2 萬 5,349 人,其中印勞在台人數居冠;另新鬆綁的一般營造業有 7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