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移工|降低職災發生率 許銘春:113 年為「營造墜落打擊年」
勞動部 26 日舉辦「113 年全國職場安全健康週」啟動儀式,以「永續職場」及加強職業防災意識為宣導重心;勞動部長許銘春致詞表示,今年提出「2030 台灣職災減半推動策略」,目標在 2030 年將重大職災死亡人數減半,另也特別將 113 年訂為「營造墜落打擊年」,號召共同降低職災發生率。
勞動部 26 日舉辦「113 年全國職場安全健康週」啟動儀式,以「永續職場」及加強職業防災意識為宣導重心;勞動部長許銘春致詞表示,今年提出「2030 台灣職災減半推動策略」,目標在 2030 年將重大職災死亡人數減半,另也特別將 113 年訂為「營造墜落打擊年」,號召共同降低職災發生率。
勞動部 112 年 6 月曾放寬移工申請法規,包括調整營造、農業等數個產業的額度,增加額外彈性名額,立委關注外展農務工與水產加工業的實施情況、營造移工開放對原住民就業的排擠效應,勞動部表示會再與相關單位討論、提出建議。
3 月 23 日高雄市佳豐鋁業發生工安意外,工廠鍋爐內鋁湯遇水爆炸,導致包含 5 名外籍移工在內的員 工8人受傷,其中兩位泰籍移工送醫後不治。因 佳豐鋁業過去曾多次違反環保法規遭開罰,職安勞檢也曾有違規。此次事件,引發各界關注勞檢、移工工安教育不足的疑慮,立委敦促勞動部改善。
營造業開放聘僱移工已逾半年,由於首次開放按公司條件申請移工,仍有許多營造廠不了解相關 規定。臺北市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斯 堯表示,向他諮詢的廠商因未設勞資會議,產生資格不符的案例不在少數。勞動部也解釋,為保證國內、外勞工就業權益,並降低國內非法雇用 的問題產生,將過往一年內的勞資會議記錄討論列為申請要件。
國土署近年逐步放寬營造業移工引進門檻,2023 年 開放一般營造業民間工程引進外籍勞工1萬5千人 的名額,已核可約 7 成 5;為協助業者加速行政作業流程,國土署提醒承攬業績計算為申請日回推 3 年,核配人數最高為聘僱本國勞工人數的 40%。
內政部近日修正「營造工作申請引進移工之雇主資格認定作 業要點」,放寬一般營造業移工雇主資格認定函有效期限至 120 天;另根據網站對外公開資料,截至 113 年 1 月 22 日止,已核發 813 件認定函,尚餘名額 4,146 名。
由於缺工,產業與社福移工聘僱資格陸續調整鬆綁,移工在台總數屢創新高,截至 112 年 12 月底,移工在台總數已達 75 萬 3,430 人、較 111 年 12 月底人數增加 2 萬 5,349 人,其中印勞在台人數居冠;另新鬆綁的一般營造業有 71 人。
內政部日前同意外加就業安定費提高核配比率部分 納入核配計算,從現行的 30%提升為 40%,及甲等營造業採如實核算分配,據了解,近期甲等 營造業申請案增加,目前一般營造配額約剩 3,800 名。
駐臺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勞工管理組宣布,自 1 月 15 日起,將開始受理驗證引進越南一般營造工來臺工作文件。送件申請時,勞動契約採用「製造業、營造業、養護機構及農業類勞動契約書」 (H1/HDLD-NM-NN-2024),第一條第 2 項「工作內容」,則應勾選「一般營造業」。提醒仲介業者送件申請時,應以新版 2024 年勞動契約送件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