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少子女化的趨勢下,臺灣在 2030 年勞動市場將面臨 40 萬的人力缺口。國發會 10 月 2 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立委邱志偉呼籲放寬僑外生永久居留資格,並已提案修法,盼這個會期儘速排審通過。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已收到相關建議,方向上會支持。
另外,立委林德福提醒,無論製造業、服務也都面臨缺工的困境,但國內失聯移工人數持續創新高,且有逐漸幫派化的跡象,是否再放寬人數及產業類別,需要審慎考量,避免產生 政策失靈的副作用。
現行「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 14 條第 4 項規定,外國專業人才在臺就讀並取得博士學位者,申請永久居留可折抵 2 年的連續居留期間;取得碩士學位可折抵 1 年。至於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取得博士學位可折抵 1 年。
邱志偉表示,除前端開拓僑外生源,後續應 透過修法增加留臺誘因,他已提出攬才專法的修法版本,外國專業人才只要取得學士學位, 即可折抵 1 年,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的折抵門檻 也一併下修至碩士學位,希望在這個會期內排 審通過。
龔明鑫指出,確實有收到相關的建議,僑外生在臺灣唸完書後工作,針對其永久居留的年限折抵或縮短,這樣也有一定誘因,因此內部 有在思考,後續會進行跨部會討論。 行蹤不明未查獲移工人數高達 8.3 萬人,而 據警政署統計,近 10 年來移工涉犯刑案逐年增加,以公共危險最多,但毒品、詐欺也有增加趨勢。林德福認為,在補充勞動力的同時, 失聯移工的問題需有相關配套。
龔明鑫回應,目前景氣因不同產業而有很大的落差,從 74 萬多名移工當中,選出優質的提升到中階技術人力,長留久用,至於失聯問題則由跨部會解決。
國發會報告指出,為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鼓勵學校設立國際專修部,提供 1 年的華語先修課程,111 學年核定 32 校設立,916 人 註冊入學。112 年 5 月 30 日鬆綁外國留學生來 臺研習華語文課程 1 年以上始得申請工讀許可 之規定至 6 個月。核准副學士以上畢業僑外生留臺工作之有效聘僱許可共計 16,118 人次。
截至 8 月底,資深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 則已核准 14,623 名。另為培育移工就讀大專院 校開設移工在職進修專班,取得學位後成為中 階技術人力,針對同意移工在職進修的雇主, 勞動部也修正公布相關規定,提供「就安費減半計收」或「額外提高移工核配比率 5%」的 誘因,兩者擇其一,以提高雇主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