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黃秀娟十二月廿三日臺北報導】紛擾已久的「80 歲以上免專業評估,得聘請外籍家看護工」,立法院院會 24 日排入議程討 論案第 7 案,針對「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案」有 5 個立委版本,共同主張為放寬雇主聘 僱外籍家庭看護門檻,增列被照顧者滿 80 歲 以上,得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的規定,另有 版本多增列一款70到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 亦可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的規定。
「廢除 80 歲以上巴氏量表,長者可直接申請看護移工」,係侯友宜在 112 年參選總統時提 出長照政見 4 大主張之 1。
綠委指恐排擠重度需求者
國民黨立委在第 11 屆第 1 會期提出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案多個版本,由於正反意見分歧,未有共識,期間召開公聽會廣泛討論。民 進黨立委表達排擠重度需求者疑慮,勞動部則 建議放寬特定對象及外展服務來補足需求,最 終在 6 月 13 日委員會決議草案條文保留,送黨團協商。
立委提案指出,根據統計,2023 年一共有 14 件照顧悲劇事件,其中 7 件是「5080」(50 歲 子女照顧 7、80 歲長輩)、4 件是「8050」(80 幾歲父母照顧身心障礙中年子女)、3 件是老老照顧。
2025 年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老年人口占比將在 2039 年突破 30%,2070 年達 43.6%, 失能長輩長照需求不只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難題,也是臺灣社會的考驗。
藍委指失能長輩照顧需求須重視
截至 2022 年,全臺灣需要長期照顧的失能人 口已逾 80 萬,當中 11%使用住宿型機構,25% 聘用外籍看護,近 4 成使用長照 2.0 照顧服務(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另外 25%完全由家人照顧。
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長照涵蓋率為 69.51%, 不過在超高齡社會同步少子化的情況下,長照服務量能要能趕得上人口老化速度,仍有重重困難。
在第 2 會期開議之初,國民黨團 9 月 19 日列 出 16 項優先法案,其中一項就是《就業服務法》修法,讓年齡滿 80 歲以上或 70-79 歲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得免巴氏量表可直接聘外籍看護。國民黨團指出,該案審議進度已可表決。 立法院現正進入法案清倉期,已有多項法案通過,根據立法院議事資料,113 年 12 月 24 日排入 22 項法案,其中第 7 案討論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案,共有 5 個版本。分別是(一)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報告併案審查委員林德福等19人、委員楊瓊瓔等16人、 委員馬文君等 25 人、委員黃建賓等 20 人、委 員盧縣一等 17 人、委員鄭正鈐等 17 人、委員 王育敏等 17 人、委員張嘉郡等 30 人、委員王 鴻薇等 22 人及委員鄭天財 Sra Kacaw 等 16 人 分別擬具「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案。
就服法第 46 條修正案有 5 版本
(二)立委蘇清泉等 30 人擬具「就業服務法第 四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三)立委羅廷瑋等 16 人擬具「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條文修正草 案」、(四)立委陳超明等 16 人擬具「就業服務 法第四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五)立委魯明 哲等 16 人擬具「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條文 修正草案」,請審議案。
家總指無配套修法 影響甚鉅
針對立院院會24日排審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 正案,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擔憂指出, 80 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對家庭照顧者不是利 多,而是災難,22.7 萬聘僱外籍看護家庭即將 面臨 53 萬健康長者「加碼搶工潮」,呼籲家庭照顧者站出來,阻止照顧悲劇,要求立委停止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案。
家總說明,目前 80 歲以上人口約 91 萬,扣除 4.6 萬人住長照機構、21 萬人使用長照 2.0(居服 與日照)、6.5 萬人已聘僱外籍看護工;預估修 法後將新增 53 萬健康長者具備聘僱外籍看工資格。
家總指出,外籍看護將供不應求,目前家庭聘僱外籍看護需經過巴氏量表評估,中重度失能者才能聘僱,其中不乏重癱、長期臥床、插管失能者;家庭照顧者因有外籍看護,才能穩定就業,沒有配套的修法,將給國人帶來更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