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移工|勞動部鼓勵製造業優先國內承接移工 增額 5%不納入定期查核 2 千餘家使用
為協助製造業解決人力缺口,同時兼顧移工總量管控,勞動部推動製造業雇主優先承接在台待轉製造工,移工配額額外給予 5%,該 5% 配額可享有多項優惠措施,包括不須接受定期查核,期滿後雇主可自行選擇國外引進或在台 承接移工,至今已有 2 千餘家製造業使用國內承接機制,已承接聘僱移工 3 千餘名。
為協助製造業解決人力缺口,同時兼顧移工總量管控,勞動部推動製造業雇主優先承接在台待轉製造工,移工配額額外給予 5%,該 5% 配額可享有多項優惠措施,包括不須接受定期查核,期滿後雇主可自行選擇國外引進或在台 承接移工,至今已有 2 千餘家製造業使用國內承接機制,已承接聘僱移工 3 千餘名。
第二波特定工廠申請聘僱移工資格已於 5 月15 日截止,共計收到 963 件申請。經濟部工商輔導中心表示,所有案件均已審查完畢,目前正在進行移工員額的分配及核算,若同時符合廠住分離、無死亡職災以及 2 年內無違反就業服 務法第 57 條等三項條件,可優先進行分配, 預計 8 月底前統一發函給申請廠商。
避免雇主超額聘用移工,以維護本國勞工權益, 勞動部日前執行第 114 年 5 月製造業及屠宰業定期查核工作,共查核 4.2 萬餘家,其中不符合規定比例有 1,085 家,違法比率 2.53%,勞動部已發函通知雇主改善,另 152 家要求限期改善未改善,廢止 196 名移工配額。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 3 月 26 日邀請農業部進行業務報告。 在漁業人權方面,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輔導裝設遠洋漁船建置 CCTV 系統,114 年也將規劃建立工資通報、專戶及墊償互助金機制,規範遠洋漁船每季應彙報薪資發放狀況,並於申請漁業許可時繳交互助金至墊償專戶,快速處理欠薪事件。
統計至去年底「一般營造業」移工達 8,529 人, 占目前總額度 1.5 萬名近 6 成,尚有 4 成多的額度未完成聘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已蒐集業者建議,現階段仍以推動加速進用為目標,包含招募許可效期修正與未足額進用先釋出等措施都會納入討論。此外,為突破人屋雙老困境,內政部將推動老屋延壽計畫, 列為今年重點政策,在都更危老之外強化老屋整建。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擬於下週召開會議,針對無工廠資源化產業開放申請移工的雇主資格認定進行研商,據業者表示目前的資格認定草案,主要是要求需為依法向環保主管機關登記或取得許可的業者才能申請;業者對擴大開放表示肯定,但也期盼能提高核配額度,也希望未來持續協助輔導業者合規,並改善其缺工狀況。
符合條件的特定工廠聘僱移工資格認定,即將再次重啟。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公告修正「審查特定工廠登記業者申請引進移工作業要點」部分內容,資格條件與前次開放相同,受理期間為 114 年 3 月 16 日起至 5 月 15 日止,為期兩個月。 不同的是,此次釋出的移工總名額為1,543名, 若申請超過此額度,將依廠住分離、2 年內未發生死亡職災,以及未違反就業服務法第 57 條各項規定等要件,優先分配。
針對立院 27 日排審《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 正案,國民黨版本增加「每進用原住民一人或 向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繳納代金者,得申請引進外國人二人」。對此,台灣勞工陣線認為, 這無疑形同同意營建業者可以用「錢」換取營造移工名額,為營造業更大量引進移工開的第二道後門,無助改善原住民就業處境,更不利有意願從事營造業工作之原住民就業。
勞動部 113 年 5 月定期查核資料,有 4 萬 1,724 家製造業及屠宰業雇主接受查核,發函通知 1,017 家雇主限期改善,違法比率 2.44%;勞動部提醒,針對被通知改善的雇主,必須在規定期限增聘本國勞工或減少移工,以符合規定; 如屆期未改善,將就逾規定人數廢止外國人聘僱許可。
農業移工開放增至 1.2 萬人,截至 113 年 5 月底止,已引進逾七成,共計聘僱 8,505 人, 以畜牧、外展農務及農糧最多,農業部預估, 今年底所有員額將全數引進完畢。農業部長 陳駿季表示,將向勞動部爭取增加開放員額 至 2 萬名,目前已啟動機制,最快 7 月就會向勞動部提出,希望年底就能順利銜接,不會有空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