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港口再喊缺工 交通部擬協助爭取 業者:基層工作苦本勞、僑外意願低
近期商港業者再提港口缺工問題,據媒體報導交通部規劃透過自動化因應,並努力幫業者爭取外籍勞動力;學者分析,相關產業存在人力老化的潛在風險,若推動以外籍勞動力來填補缺工,也需要考量居留模式、人才培育;業者表示港口基層工作內容單純,但需要風吹日曬,開放僑外生後投入意願仍低,因此仍希望開放移工。
近期商港業者再提港口缺工問題,據媒體報導交通部規劃透過自動化因應,並努力幫業者爭取外籍勞動力;學者分析,相關產業存在人力老化的潛在風險,若推動以外籍勞動力來填補缺工,也需要考量居留模式、人才培育;業者表示港口基層工作內容單純,但需要風吹日曬,開放僑外生後投入意願仍低,因此仍希望開放移工。
第二波特定工廠申請聘僱移工資格認定,即將於 3 月 16 日開放申請,此次釋出的移工總名額為 1,543 名。為使特定工廠業者更了解各項輔導資源並善加運用,以利儘速完成合法化,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及工商輔導中心 2 月 7 日(週五)下午 將於新北市舉辦納管及特定工廠轉型升級輔導聯合說明會,地點為 TPKA 研發辦公大樓演藝廳(新北市板橋區遠東路 1 號 B1),即日起可至 https://reurl.cc/Y4305X 報名,受理至 2 月 5 日或額滿為止。
春節將至,各行各業對於臨時人力需求激增,根據資料,查獲雇主違反就業服務法 前三名依序是「聘僱未經許可或許可失效 外國人」、「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 及「指派所聘僱外國人從事許可外工作」; 勞動部提醒,雇主在春節期間若須聘僱外國人工作應注意遵守就業服務法相關規定, 面試時務必牢記「查、核、問」3 步驟,慎防僱用到非法外國人而觸法。
「循環經濟」為行政院重點推動的 5+2 產業,而回收、處理廢棄物的資源化產業為其中關鍵供應鏈,卻面臨基層勞動力短缺影響營運;考量相關業者符合 3K 性質與公平原則,去年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已同意無須廠登也能申請聘僱移工。環境部表示業者資格認定草案已送勞動部,勞動部也說明正與環境部討論,盡速完成法規修訂。
勞動部調查指出,113 年 6 月外籍家庭看護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 2.1 萬元及加班費 3 千元,合計 2.4 萬元,較前年同期薪資與加班費各增 1 千元,主因調升家事移工薪資所致,工作時數方面, 平均每日 10.3 小時,另調查 5 成 7 外籍家庭看護工每月有放假,看護工放假,雇主替代方案以家人照顧為主。
立院三讀通過修正就服法,開放 80 歲以上被看護者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就可以聘請外籍看護,多位立委關注如何因應人力供需狀況、對中重症家庭的影響,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將與衛福部商擬降低衝擊, 確保重症家庭權益,並與來源母國討論增加人數、強化薪資在國際的吸引力。
初次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日前增列多元認定方式,放 寬三大族群可免經醫療機構評估失能情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13 年約受理 8,800 件初次申請外籍看護工免評估及重新招募案,相較於 112 年同期的 6,300 件,成長率近四成。
經濟部發布最新一期中小企業白皮書。2023年臺灣中小企業家數超過167萬家,佔全體企業98%以上, 創造就業逾916萬7千人,顯示中小企業仍貢獻國內絕大多數就業機會,當中以製造業近202萬人 居首。中小企業所引進的移工佔比為57.69%,較 上一年增加1萬餘人。
立法院協商將於 27 日廣泛討論並三讀的《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案,80 歲以上免評估得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勞動部長洪申翰指出,就業服務法修正應為專業議題,專業問題應專業處理,移工資源有限,應優先滿足重度失能及嚴重照護需求的家庭,不應以年齡來劃分。
針對立法院可能於 24 日晚上通過「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案,讓 80 歲以上長者及家屬,免評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省去開量表的開銷與就醫往返的奔波,社團法人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以下簡稱失能雇主協會)表達支持,認為此政策能有效簡化流程,減輕家庭負擔,實現真正的便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