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移工|一般營造移工 9 月增 6 百人 達到 6,911 人
勞動部公布最新移工統計數據,至 9 月底全 臺移工總數已破 80 萬大關,其中營造移工部分達到 3 萬 3,828 人,較上個月增加 898 人, 較去年同月增加 1 萬 2,195 人。
勞動部公布最新移工統計數據,至 9 月底全 臺移工總數已破 80 萬大關,其中營造移工部分達到 3 萬 3,828 人,較上個月增加 898 人, 較去年同月增加 1 萬 2,195 人。
勞動部重申,公共工程及一般營造業都已開放合法聘僱移工,雇主聘僱外國人須依法申請許可,並在僱用前應驗證外國人合法居留證及工作許可, 聘僱非法者將重罰。
為降低營造業職災,勞動部將 113 年訂為「營造業墜 落打擊年」,目標是全年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人數低於 68 人,勞動部長何佩珊 16 日在立院衛環 委員會詢答時,截至今年 9 月底,營造業已有 66 人墜落致死,她坦言達標確實有困難,勞動部 近期預告職安法修正草案,將強化承攬管理責任、教育訓練。
針對媒體報導台電配電包商引進移工有解一事, 勞動部表示,電網建設等配電外線公共工程, 本來就已開放可依規定申請聘僱移工從事基 層體力工作,只是在未取得配電輸電線路或電 纜裝修證照前,不得從事相關技術工作。若台 電需要具備專業證照技術能力的人才,建議應 優先培訓國人或延攬並培訓在台僑外生取得 配電輸電線路或電纜裝修證照,投入配電外線中階技術工作。
全國工業總會發布 2024 年白皮書,在「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方面,包含放寬引進移工限制、 擴大吸引及留用外籍人才、推動技職教育、鬆綁及檢視勞動法規等多項議題,共 20 項子題。 為解決營造業缺工問題,白皮書建議開放移工外展,允許大型廠商釋放多餘人力,提供不具備引進條件的中小型廠商僱用,以及延長中高 齡再就業雇主補助方案等,都是今年首次提出的內容。
造業占重大職業災害的比率長年居各產業的首位,其中致災類型最高即為墜落,近年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比例高達 6、7 成,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指出,根據各項肇災因子,以「配置不當」、「本體防護不足或無安全設施」與「性能及強度不足」等三項關鍵做為防災的預防重點,以期降低墜落災害發生。
高雄市勞工局長江健興 9 月 11 日率隊前往左營區,關懷營造業移工住宿與工作場域,針對勞動權益、工作安全、住宿生活環境等事項進行督導,並與移工朋友現場座談與交流。勞工局表示,除持續辦理訪視外,今年也辦理辦理「外國人職業安全衛生與勞動權益宣導實施計畫」,共計 20 場次,透過訪視及輔導督檢等方式,保障移工勞動權益及工作安全。
「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自 108 年起推動,截至 8 月 2 日止,已有 1,518 家經審核通過,預計投資金額約 2 兆 3,312 億元,創造 15 萬 3,015 名本國就業機會。經濟部表示,113 年底預計 有 967 家廠商應完成投資,已有 644 家完成; 目前僅有 89 家因個案因素辦理計畫中止,其餘均按計畫進行投資。
勞動部職安署 1 日修正發布「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要求事業單位針對高危險作業加強防護作為,包括強化戶外高氣溫危 害保護及屋頂作業防墜設施、營建機械增 設防撞設施與金屬加熱熔融設備增設監測及警報裝置等。如未依規定辦理,最高可開罰到 30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