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上路後,經濟部同步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各項措施,包含設備更新及採購補助、專家輔導、人才培訓,以協助產業實現低碳化與智慧化轉型。經濟部表示,輔導措施自開辦至今,已協助2,276家業者運用雲端數位、淨零排放相關工具,提升營運效率或改善經營模式;產業低碳化及智慧化補助,迄今已有733案通過,共1,450家企業因政策而獲益。
產業發展署長連錦漳表示,今年投入31億元經費,輔導及補助製造業低碳化、智慧化轉型及設備添購,明年預算則會提高至45億元,也將帶動國產設備的購置需求。未來兩年將持續開辦各類措施,有需求的業者可逕洽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0800-000-257)了解。
產發署發表強化疫後經濟產業升級轉型政策的成果與案例。其中為輔導產業朝低碳化及智慧化轉型,針對10人以上製造業,分為個案補助及以大帶小補助兩種形式,個案補助每案上限500萬元;以大帶小則由低碳化中心工廠帶動供應鏈,每案補助上限3,000萬元,智慧化補助上限則為2,000萬元,為回應業界需求,此次補助也涵蓋部分的設備採購。
產發署表示,例如聯成精密工業導入智慧機器人和智慧化生產加工系統,提升產品達交率至98%,並有效提升每月產能500組以上。以大帶小則有中華汽車和正隆公司的成功案例。
另為提升製造業在職員工專業能力及穩定就業,透過人培再充電計畫,協助產業邁向智慧化及低碳化,並由政府全額負擔培訓費用。產發署統計,目前已培育1萬5,133人次,3年共將投入3.9億元。
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賴博司分享,面對淨零碳排的國家政策,工業區也面臨很大的挑戰。此次申請流程比過去簡化,降低很多企業主的困擾,同時透過設備汰舊換新補助,可以直接達到提升效率跟減碳的效果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戴雲錦指出,歐美各國即將啟動課徵碳稅,藉由整機廠以大帶小方式,協助供應鏈構建減碳能力與智慧製造,強化產品高值化。他舉例,永進機械、台灣瀧澤、協易機械率先投入「以大帶小」產業鏈減碳,將減碳模式與規範於產業內快速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