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移工|臺工作人口下降速度遠高主要國家  專業人力缺口最大成產業發展隱憂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 2025 年 10 月 31 日報導】近年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強勁,導致國際人才競逐更加激烈,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受到高齡化影響我國工作年齡人口比率下降速度遠高於美日等主要國家,疫後失業率雖持續下降,但職缺數不斷升高,且專業人員缺口最大,須更積極充實重點產業人才。 

預算中心針對 115 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的評估報告指出,2022 年我國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為 70.3%,在主要人口中雖僅次於韓國仍處高峰,但以國發會推估資料(中推估),該比率將快速下降,於 2053 年起相對於其他主要國家,占比僅略高於同樣高速下降的韓國,落後美、日、英、 法等國,且 2059 年開始將低於 5 成,顯見 未來人口老化速度高於其他主要國家。 

失業率降低 職缺數卻創高  

預算中心進一步指出,觀察近 10 年的失業率與職缺數,失業率雖在疫情期間逐漸攀升至 2021 年的 3.95%,但隨後逐步下降 至 2024 年的 3.38%;但另一方面職缺數仍 持續上升,2024 年更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11 月職缺數年增 2.1 萬個。以今 年 3 月底統計比較,失業率降到 3.33%,但職缺數增至近 10 年最高的 27 萬 5,817 個。 

各職類中以專業人員的職缺數6.5萬個最高(25.73%),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 員 6 萬個(占 23.78%)次之,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5.3 萬個(占 20.83%)居第 3 名。對照國發會預測,若要達成至 2030 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 3.4%的水準,在 AI、自動化及淨零減碳趨勢下,高階技術人力需求將持續擴大,預估至 2030 年平均每年專業人員缺口增加 3.3 萬人。 

在此情況下相關產業又面臨人才供給不足(28%)、挖角導致流動率高(18.2%),反映業界競才激烈,需要創新升級增加誘因, 深化產學合作以降低學用落差。 

為了因應勞動力缺口,政府規劃加強人 才培育與擴大延攬海外人才,至 2028 年預計延攬 AI、綠領及人文數位跨域人才等逾 45 萬人次,新增延攬 12 萬名外國專業人 才、擴增 8 萬名外國技術人力。 

重點產業擴展 加劇業者競才  

113 年度已核定擴充 STEM 相關領域系所名額 6,355 名,以新型專班等方式擴大招收國際生。延攬外國專業人才 7 萬 821 人, 外國技術人力有效許可 3 萬 2,512 人,教育部建立海外基地部分則執行率尚欠佳。 考量到 AI 應用加速拓展,雲端服務業者及多國政府均積極布建 AI 軟硬體基礎設 施,也導致全球各國競逐專業人才,我國專業人才需求也逐年攀升,且在各職類中最為缺乏,因此預算中心建議「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應該訂定分年的關鍵指標,落實階段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