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送護理之家 vs 請外籍看護:費用、服務、優缺點完整比較【2025最新】

在高齡化社會,許多家屬面臨長輩照護的難題:是送進專業的護理之家,讓醫護團隊全天候守護?還是請看護在家陪伴,維持熟悉環境?

選擇錯誤可能加重經濟與心理負擔。 本文從讀者最關心的長輩送護理之家 跟 請看護比較出發,包含最新費用行情、服務內容、適合對象及真實案例,幫助你快速決策。

專業外勞陪伴交流場景,展現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提供多元外籍勞工服務與人才媒合的專業能力。.

目錄

為什麼需要比較護理之家與居家看護?

在高齡化社會,很多家庭都會面臨這樣的抉擇:長輩照顧問題由誰來負責?是送去機構,還是在住家裡請看護?

不同家庭的資源、長輩身體狀況、經濟能力與情感需求都不同,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解答。如果選錯方式,可能造成資源浪費、長輩心理適應不良、家屬過度負荷或後續頻繁轉換機構的麻煩。

所以,在送出最終決定前,最好能夠針對各項關鍵因素進行比較、預估出可能風險與好處。

護理之家是什麼?

護理之家屬於醫療型或準醫療型長照機構之一,主要收治有慢性病、需長期護理或出院後需要續護護理的長輩。

若符合「需長期醫療照護或護理照護者」可入住護理之家。它通常有專業護理師、復健師、照服員輪班、醫療處置能力、緊急應變機制。

根據長照機構的分類,護理之家是屬於「機構住宿式服務」的一環。

請看護是什麼?

請看護通常指在住家內聘請看護人員,協助長輩日常生活照護(如協助就醫、餵食、更衣、陪同活動等)。看護可以是本國人或外籍看護,但因台籍看護費用高,台灣雇主多以外籍看護為主。

看護多數情況下不具備醫療處置能力(例如:插管、更換導管、特殊療程)或只能在醫師 / 護理師監督下協作。

護理之家與請外籍看護的費用與補助比較

護理之家費用構成

護理之家會包含住宿、膳食、護理照護、日常生活協助、復健、藥物管理等費用。費用通常按月計算,視機構等級、地區差異、護理強度高低等因素而異。部分長照、衛生福利單位可能對中低收入戶、重度失能者提供補助或減免機制。

請看護費用構成

看護薪資是最大成本(依地區、看護人員資歷、是否外籍等差異很大)。外籍看護通常還有仲介費、簽證費、住宿膳食安排支出。

參閱:2025聘僱移工(外勞)要多少錢?勞健保費用、基本薪資一次看懂

保險、交通、休假替代人員、勞健保等也可能成為隱性成本。若長輩需額外醫療或復健服務,還可能需要呼叫外部專業人員,額外費用另算。

補助或資源介入機會

台灣長照2.0制度與各地方衛生、社會局常有補助方案,如「喘息服務」、「住宿式長照補助」等(視地方而異)。

若請看護,有些地方政府對於「家庭照顧者」身份可能有補助、喘息時段支援或津貼。因此提醒讀者:在決定前,建議先去所在地的長照中心、社會局或衛生局詢問補助與資格,以免漏掉可協助的資源。

參閱:2025外籍看護工費用補助申請懶人包|相關注意事項與資格教學

貼心叮嚀:「聘僱移工疑惑多?家中照護好煩惱?減輕您的壓力馬上來電0800-32-1111(手機市話皆免費),或加入官方Line@,由資深專家聆聽與分析您的需求,提供量身訂做的對策方案,立即為家人打造安心照護!」

照護專業性與風險管理

護理之家專業團隊與風險控制

護理之家多配有護理師、照服員、復健師與醫師合作機制,可即時監測長輩生理狀況與緊急應變。若長輩狀況惡化、出現併發症,機構內部有能力連絡醫療資源或安排轉送。機構通常有輪班制度、當班人員交班與紀錄制度,能較好掌握照護紀錄與責任追溯。

請看護的風險與管理要點

看護若遇到突發狀況(如跌倒、抽搐、呼吸不穩等),若缺乏醫療背景或即時協助能力,可能處理不及。

長期僱用個人看護時,須注意勞動契約、保險、替代人員安排、休假制度等法令義務。若請的是兼職/短期看護,責任與契約不清可能導致爭議。建議與看護訂立書面協議、明訂工作範圍、緊急聯絡機制、定期檢討與評估。

生活品質、情感支持與社交互動

在護理之家可能的生活優勢與劣勢

優勢:

  • 有團體活動、社區互動、同住長者陪伴的機會
  • 多樣化照護活動(復健、藝術課程、康樂活動)可能較齊全
  • 能減少家屬長時間陪護與壓力

劣勢:

  • 長輩可能感到「離家」不適應、孤單或失落
  • 個人隱私或自主性可能受限(如探視時間、機構規定、生活作息等)
  • 若機構管理不善、服務人力不足或氛圍不佳,反而可能被動式地降低生活品質

請看護在家照顧的情感與自由度

優勢:

  • 長輩可待在熟悉環境、保有家感與回憶連續性
  • 家屬能較易與長輩互動、參與日常生活
  • 看護可依個人習慣調整照護方式,更具彈性

劣勢:

  • 可能面臨陪伴孤單、社交機會少、依賴度高、看護互動不穩定等風險

家庭負擔與管理難度比較

若選護理之家,家庭主要負擔是交通探視、監督機構、心理適應,以及溝通協調。

此外要問清楚,如果長輩狀況惡化,是否可以從在家看護轉為送機構?這個過程是否容易?是否有等待名額風險?護理之家是否接受轉換等級(如從照護低強度到高強度)?是否有退出 / 轉移成本?

若請看護,家庭可能要擔負排班、替代人員、與看護的溝通管理、生活伙食安排、看護休假安排等工作。

此外若長輩狀況有波動,家庭通常要更積極監督、安排醫療、調整看護內容。管理看護其實也需要技巧與時間投入,並非「交給別人就沒事」。

送護理之家與請看護綜合比較表

比較項目

護理之家(醫療導向機構)

請看護(居家全天照顧)

每月基本費用

37,000~55,000元(含住房、3餐、基本醫療護理)。自費部分約28,000~46,000元(扣補助)。

約25,000~35,000元(外籍看護薪資、費用+吃住水電)。台籍看護多需50,000元以上,無住房費,但特殊節日費用可能會增加。

額外費用

醫療耗材(如尿布、藥品)每月2,000~5,000元;復健或特殊膳食另計。

醫療用品自購(每月1,000~3,000元);緊急送醫交通費家屬負擔。

政府補助

最高每月9,000~12,000元(依失能分級)。住院看護部分可享健保750點(約1,050元/天)。

每月2,000~5,000元(居家服務補助)。外籍看護申請補助各縣市不同,可致電1966長照服務專線詢問。

服務內容

24小時醫護輪班:換藥、管路護理、復健、衛教課程。緊急時有醫師即時應變。

全天生活陪伴:餵食、翻身、散步。無專業醫療,需家屬安排就醫或額外醫師訪視。

適合長輩類型

重度失能(分級3-8級),如中風後遺症、慢性腎病需透析者。意識模糊或行動不便首選。

中輕度失能(分級0-4級),意識清楚、僅需陪伴。適合不願離家、家庭環境安全的長輩。

優點

– 專業團隊安全高,減輕家屬壓力。

– 資源充足,有復健室及社交活動。

– 品質受衛福部評鑑監管。

– 熟悉環境,長輩適應快、情緒穩定。

– 彈性高,可調整作息。

– 若請外籍看護,通常成本最低。

缺點

– 環境陌生,初期適應期長(1-2個月)。

 – 家庭分離感強,探視需預約。

 – 等待名額1-3個月。

– 溝通障礙(外籍看護常見語言問題)。 

– 單人依賴風險高,看護生病或離職即斷層。

 – 緊急應變弱,無團隊支援。

申請流程

線上搜尋衛福部長照2.0平台,實地參觀→簽約。都市機構多,易選近家。

勞動部外籍申請(等待2-6個月)或仲介聘台籍(1個月內上手)。

如何評估自己長輩的需求是送護理之家還是請看護?

能力評估指標

可用以下幾項維度做初步判斷:

  •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吃、洗澡、如廁、更衣)
  • 複雜醫療需求(如是否有導管、輸液、呼吸器、復健需求)
  • 安全風險(如跌倒風險、認知障礙、突發狀況處理能力)
  • 情感與心理需求(長輩願不願意離家、與人互動需求)

決策流程建議

  1. 與家屬共同會議:先理解財務能量、家庭照護能量與長輩意願
  2. 拜訪機構或請看護公司:了解服務內容、照護人員背景、參觀設施
  3. 試住 / 試用期安排(若機構願意提供)
  4. 定期檢討與評估是否調整模式

選擇護理之家或請外籍看護 評估條件懶人包

在「護理之家 vs 請看護」這條抉擇路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哪一條更符合你家長輩與家庭的整體條件與價值觀。以下提供幾條決策建議供讀者參考:

  • 若長輩有較高的醫療照護需求、風險較高、家庭無法全天監督者,選擇護理之家比較安全可靠。
  • 若長輩以維持在熟悉環境生活為優先、且醫療需求不複雜,請看護在家照顧可保有情感與自由度。
  • 決定前務必估算總成本(含隱性成本與潛在補助),並考慮未來可能變動的需求。
  • 在選機構或看護公司時,要重視照護團隊專業、服務品質、契約條款、風險機制、參觀評估與口碑。
  • 做決定後,定期檢視是否需要調整,保留彈性空間。

推薦最專業外籍看護仲介 21世紀仲介讓雇主安心

隨著長照相關法令日益繁瑣,這種程序與行政審核逐步複雜,對一般人而言,自己處理往往成為一大挑戰。

就算聘請外籍移工,從證件申請到程序規範,每一步都需要高度專業與準備。這時擁有多年實務經驗的移工仲介公司,成為雇主最值得信賴的後盾,能精準掌握政策更新,協助文件準備與流程控管,有效降低錯誤風險,讓雇主更輕鬆安心。

如果您正尋找值得信賴的外籍看護工推薦平台,不妨了解「21世紀移工仲介」。該公司成立超過30年,累積豐富實務經驗,自105年起連續三年獲得政府評鑑A級肯定。每個服務環節都經過專業設計,讓雇主擁有最強後盾。

從移工媒合、合法辦理、職前訓練到後續關懷服務,21世紀移工仲介皆堅守法規原則,並設有完善的線上客服中心,快速協助解答問題,搭建良好互動與溝通橋梁。選擇他們,就是選擇一份安心與保障。

歡迎馬上來電0800-32-1111(手機市話皆免費),或加入官方Line@,由資深專家聆聽與分析您的需求,提供量身訂做的對策方案,立即為家人打造安心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