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擴大保障設籍在臺北市或在臺北市合法工作的職業災害勞工,臺北市政府將修正「臺北市勞工職業災害死亡慰問金申請辦法」,適用對象擴及至所有工作者,給付範圍亦由重度失能放寬至所有失能,並將傷病住院連續7天以上納入發放範圍。由於該條例並無排除外籍人士,移工如符合條件亦可申請。
勞動局表示,該條例修正案已於5月23日經臺北市政府市政會議審議通過,預計6月將送市議會審議,經三讀通過後公告實施。
原先該條例適用對象僅限勞工及自營工作者,此次修正將納入包含外送員在內的自營工作者,以及其他受工作場所負責人指揮或監督從事勞動之人員,如實習生、志工、派遣人員、建教生等。修正前自治條例發放對象未納入傷病住院,此次也擴大至傷病住院連續7天者也可申請。
勞動局表示,過去職災慰問金發放範圍,僅限死亡以及重度失能,因會影響工作能力,對家庭生計造成衝擊,這次修正除死亡及失能1至5等級外,也將發放範圍也擴大至失能6至15等級。
根據勞工保險失能給付標準附表,以手指缺損失能為例,一手五指均缺損列失能等級七級;一手拇指缺損列十級;一手中指或無名指缺損列十二級;一手小指缺損列十四級,全部共有200多個項目。
發放金額,死亡每件發給新臺幣30萬元,失能第1至3等級每件20萬元,失能第4至5等級每件10萬元。這次修法新增的失能等級第6至15等級,統一發給2萬元;因職務傷病住院連續7天以上,每件1萬元。
自治條例第4條所訂適用對象,包括設籍臺北市或在臺北市合法工作,受僱於勞動基準法或勞工安全衛生法之行業。職業安全衛生科進一步說明,條件未排除外籍勞工,因此只要符合條件就可申請,100年於內湖區發生咖啡豆工廠的職災意外,即有外籍移工申請慰問金,但相較於本國籍勞工,外籍移工的案件相對較少。
職安科表示,當有職災案件通報後,勞動力重建運用處的職災個管員將會提供勞動權益諮詢、心理支持輔導等資源,如身份為外國人,亦會轉達慰問金相關資訊,移工親屬可委託雇主或仲介公司協助申請。
申請外勞專家(02)2765-1111
您找到最適合的優質外籍勞工/監護工/家庭幫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