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移工|調查報告揭臺產業移工勞動風險 點名汽車、自行車、電子等產業 2025-10-01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以涉及 ILO 強 迫勞動指標而對臺灣知名企業發出暫扣令,事實上 2 月曾有調查記者在法國《世界外交論衡》發表相關報導,並在 3 月釋出其針對臺灣產業強迫勞動風險所做的調查報告,指汽車、自行車、電子業移工面臨債務束縛風險。
製造業|333 家實施減班休息 製造業佔 8 成 受美關稅影響人數翻倍 6 千餘人通報 2025-09-22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勞動部 16 日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統計數據, 截至 114 年 9 月 15 日止,有 333 家事業單位通報實施減班休息,實施人數達 7,334 人,較上 期增加 88 家、2,471 人。其中,受美國關稅衝擊的廠商高達 242 家、6,246 人,影響人數幾乎翻倍,比例由上期的 6 成提升至 8 成以上。
製造業移工|7 月製造業加班工時 17.1 小時 15 年來同月最高 AI 供應鏈仍熱 2025-09-18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主計總處 12 日公布薪資統計,7 月平均經常性薪資(月薪)為 5 萬 670 元,月增 0.24%,年增 2.98%。剔除物價因素,實質經常性薪資為 4 萬 3,708 元,月減 0.22%, 但年增幅仍有 1.34%,實質薪資年增率連 16 個月成長。
產業移工|扣件產業受鋼鋁產品關稅 50%衝擊 確保留住人才業者建議增中階額度 2025-09-09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臺灣扣件業遭遇美國 232 條款 50%關稅衝擊,第二季出口已見下滑。有業者分析, 經濟前景不穩定下,仍有急單需求,要確保競爭力倚賴技術人才,建議政府放寬中階移工比率,確保留才。
製造業移工|新北混凝土專案勞檢 18 家有缺失 8 家有立即危險遭停工 近期將複查 2025-09-08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為強化高風險產業安全管理,新北市政府勞動檢查處針對混凝土業者執行專案勞檢,9 月 3 日 公布結果。經抽查 20 家預拌混凝土廠當中, 發現其中 18 家違反作業安全規定,除依法開立限期改善通知,並針對嚴重違規的業者開出 7 張共 23 萬元罰單,並勒令 8 家停工改善。
外籍移工|經濟放緩 吳東亮盼工資不要調整 房務人員缺口大 開放服務業引進移工 2025-09-08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 9 月 3 日舉辦理監事聯席會議。回應即將於 9 月展開的最低工資審 議會,理事長吳東亮認為,下半年國內經濟成長恐受到對等關稅衝擊、國際局勢不穩與供應鏈等三大因素放緩,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已承受很大的壓力。因此他建議,最低工資最好不要調整,電價則應凍漲。工商協進會同時也針對勞動力、對等關稅及能源三面向提出建言,呼籲開放新的移工來源國、加速開放服務業引進外籍人力。
產業移工|龔明鑫接經濟部長 提三大施政主軸 並非高稅率就無路 可拓展非美市場 2025-09-04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 9 月 1 日正式上任,當日舉行布達典禮,隨即啟動與產業公、協會的對話。 面對美國關稅議題,龔明鑫表示,並非關稅高就完全無路,雖然部分產業在美國市場面臨較高關稅,競爭對手國家可能搶占美國市場,但同時也有新的空間,為非美市場開創更多機會,台灣必須積極開拓多元市場、調整策略以因應變化。
缺工議題|立委訪查 勞動部報告關稅相關措施 缺工政策 行政院與勞動部尚在研議 2025-09-01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 27 日上午 到勞動部考察「勞動部業務及所屬各基金運用情形」,勞動部次長陳明仁會後向媒體說明考察狀況,其中對於缺工議題,他表示目前相關 政策仍在研擬階段,行政院與勞動部自今年初便持續多方討論各種方案,待政策成熟後,將會由部長統一對外說明。
資源回收業|非法排廢品遭起訴 環管署:應委託合格業者處理 2025-09-01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檢警環偵辦桃園市某化工集團非法掩埋廢棄物案,發現該集團報廢品流向不明。深入追查,查獲環保公司收受報廢品拆解後非法排放,桃園地檢署偵結起訴 15 人及 4 家公司法人。環管署提醒,廢棄物委託清運務必尋求合格之清除、處理機構,簽訂契約書或取得公營事業同意代處理之證明文件,並實際確認清運車輛、處理方式與許可內容相符。
移工管理|防範勞工熱危害 勞安所提供高氣溫量測方法 2025-08-29 作者: 21世紀人力仲介 媒體布小編 面對夏季高溫所帶來的勞工熱危害風險,如何精準評估工作環境的熱暴露情形,成為職場安全的重要課題。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指出,國際上廣泛採用的「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因受限於場地、人力及儀器設置,實務上不易操作,現今科技進步,市售儀器已大幅降低量測門檻,並可輔以「高氣溫作業防護資訊網」熱危害指標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