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移工廚餘成破口?農業部揭防堵方向  將建系統提供設備補助 監管蒸煮流程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 2025 年 11 月 6 日報導】中部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隨著疫調結果陸續出爐,研判病毒來源可能來自越南移工棄置的廚餘,加上蒸煮未落實造成破口。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將完備相關法令,包括豬農、地方政府以及邊境等面向,都會重新做檢視。環境部環境管理署未來也將建置系統,要求豬農設置監控設備,即時監看,若有違規將據以處分。 

農業部 11 月 6 日於行政院會進行「因應非洲豬瘟解除禁運禁宰後之產銷調節及輔導作為」 報告,宣布解除全國豬隻禁運禁宰令,但廚餘餵飼仍未開放。另為協助相關產業應對短期資金壓力,農業部整合經濟部及環境部,提供包括飼料差額補助、清運油資補助、營運損失補貼及專案農貸利息補貼等多項協助措施,減低一級生產鏈從業人員如養豬農民、傳統肉攤、毛豬承銷人及肉品市場損失。 

產業補貼 11/7 起受理 為期一個月  

除四種專案農貸之週轉金利息補助自 11 月 3 日開始受理,其餘針對已取得再利用檢核養豬場,於禁用廚餘期間的飼料差額補貼、廚餘清運油資、豬農於延遲上市豬隻之飼料費用、屠宰場之人事及勞務費用損失,以及主動通報疫情獎勵,均自 11 月 7 日起開始受理,為期一個月。 

外界關心廚餘飼育解禁條件,陳駿季強調,必須以「查核要落實、監控要及時、法令要完備」三要件作為前提,初步以 2 星期為一個週期來檢視,但若畜牧場已完成且核發再利用許可的縣市政府也同意,不排除先開放。另外,禁止廚餘飼育的期間,豬農也可申請相關補貼。針對廚餘蒸煮不確實的問題,現在也要求溫度、影像都能即時監控,政府也會給予監控設備安裝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