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勞動部首次調查職缺數 近 27.6 萬個 製造、營建、住宿等 7 行業職缺率高
勞動部 8 日發布「職位空缺概況調查」,以職缺與進入率、退出率及招募時間等資料併同觀察,共 27 萬 5,817 個職缺數,綜合觀察後,因高流動率及招募時間相對較長等因素,製造業、營建工程業、 住宿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其他服務業與藝術、娛樂及休閒業等 7 行業, 職缺率較高,其職缺數有 10 餘萬個。
勞動部 8 日發布「職位空缺概況調查」,以職缺與進入率、退出率及招募時間等資料併同觀察,共 27 萬 5,817 個職缺數,綜合觀察後,因高流動率及招募時間相對較長等因素,製造業、營建工程業、 住宿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其他服務業與藝術、娛樂及休閒業等 7 行業, 職缺率較高,其職缺數有 10 餘萬個。
為強化高風險產業安全管理,新北市政府勞動檢查處針對混凝土業者執行專案勞檢,9 月 3 日 公布結果。經抽查 20 家預拌混凝土廠當中, 發現其中 18 家違反作業安全規定,除依法開立限期改善通知,並針對嚴重違規的業者開出 7 張共 23 萬元罰單,並勒令 8 家停工改善。
為協助製造業解決人力缺口,同時兼顧移工總量管控,勞動部推動製造業雇主優先承接在台待轉製造工,移工配額額外給予 5%,該 5% 配額可享有多項優惠措施,包括不須接受定期查核,期滿後雇主可自行選擇國外引進或在台 承接移工,至今已有 2 千餘家製造業使用國內承接機制,已承接聘僱移工 3 千餘名。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等國際情勢,勞動部自 114 年 8 月 13 日啟動「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 針對九大製造業減班休息勞工,提供每月最高 12,100 元、最長 6 個月的薪資差額補貼;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特別提供「專人輔導」、「進廠駐點」及「即時審核撥款」三大服務, 主動關懷轄區事業單位,協助勞工朋友備妥文件加速審核程序。
勞動部公布最新移工人數統計,至 7 月底移工總數 84 萬 9,777 人,受聘僱者 74 萬 6,932 人。製造業聘僱移工 47 萬 2,753 人,較前月增 2,468 人,較去年同月增加 2 萬 9,349 人,成長 6.6%;另外,1 到 7 月製造 業聘僱移工增加 1 萬 5,190 人,較去年同期 減少 4.47%。
受美國關稅、匯率等因素影響,勞動部公布最新減班休息數據,截至 8 月 15 日止,製造業 有 146 家實施、人數 3,590 人,勞動部提醒, 企業與勞工協商減少工時及工資時,需與個別勞工協商合意簽訂書面協議書,期間不超過 3 個月,要延長也須重新徵得勞工同意。若違法, 將依未全額給付工資等規定,處新台幣 2 萬元 至 100 萬元罰鍰。
勞動部 1 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這期實施減班休息企業有 190 家、實施人數 3,441 人,其中有聘僱移工的家數有 66 家、受影響移工 520 人;另外調查受美國關稅影響家數為 66 家、1, 735 人,多數是製造業。
美方對世界各國課徵對等關稅的政策,不僅影響產業佈局,也牽動著人力仲介的發展。外勞社 6 月間對全台私立就業服務機構執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六成業者已受到此項政策影響, 且有近八成認為恐衝擊仲介業營運,更有超過七成已收到客戶提出暫緩引進移工的要求。由此可見,國際經貿正對各產業造成連鎖衝擊, 仲介業者所服務企業的營運策略與人力規劃已有顯著變化。
勞動部公布最新移工人數統計,至 6 月底為止全臺移工總數為 84 萬 4,587 人, 其中受聘僱者為 74 萬 2,254 人,入境後尚未完成聘僱者 3,084 人,通報失聯後尚未出境者 9 萬 9,249 人,逼近 10 萬大關。
主計總處 10 日公布薪資統計,1 到 5 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 4 萬 3,572 元,年增 0.96%,連兩年正成長,同時也是近 5 年同期最高,薪資增幅持續超過通膨。製造業受僱人數持續增加,加班工時維持高檔, 美關稅及臺幣升值對勞動市場尚未帶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