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階技術|缺技術人力 立院法制局建議移民角度修法 參照他國制度 促族群融合、改善移工權益
立院法制局近期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化年代各國面對高齡化與低生育率衝擊,都透過吸引移民來因應,也對我國造成壓力。 報告建議政府應從移民角度來思考外籍勞工政策,法制化中階技術人才政策,考量經濟弱勢雇主予以調整。
立院法制局近期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化年代各國面對高齡化與低生育率衝擊,都透過吸引移民來因應,也對我國造成壓力。 報告建議政府應從移民角度來思考外籍勞工政策,法制化中階技術人才政策,考量經濟弱勢雇主予以調整。
美國勞動部發布最新「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再度將臺灣遠洋漁船所捕撈的漁獲列入其中。民間 團體呼籲,政府應推動修法,並與各移工來源國討論,訂出公平聘僱的時程表。國際上對水產品溯源日益重視,產業也要積極改革,降低道德與 法律風險,消弭市場端對強迫勞動產品的疑慮。
勞動部指出,114 年最低工資調至 28,590 元、時薪調升 至 190 元,受惠勞工總數有 257.18 萬人,其中移工受惠人數有 36.8 萬人,顯示適用勞基法的移工有不少是領取高於基本工資的薪水,另因為最低工資調升,估雇主成本支出增 253.52 億元。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所屬都更、建管二處日前舉辦「2024 臺北市都市及建築法令說明會」,針對一系列更新及整建維護政策、建管法令鬆綁等議題進行交流,同時配合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對國內營造業聘僱外籍移工專案、 通案申請等規定,邀請勞動部代表親自解說。
由於工作年齡人口長期減少,許多產業反映缺工現象,目前僑外生每年畢業約 1.3 萬人,勞動部跨部會合作擴大留用畢業僑外生,除旅宿服務工作外,針對醫院照護輔佐人力、物流倉儲理貨人力、貨車駕駛及助理人力、公路及市區汽車客運駕駛及安全管理人力等等,近期展開跨部會共同評估運用僑外生人力解決缺工。
交通部 7 月 20 日預告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要求遊覽車客運業車輛除 GPS 設備以外,應加裝駕駛識別設備,預計明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引發遊覽車司機不滿前往交通部抗議。對此公路局說明,修法是為讓業者及監理機關了解駕駛人勤務及 駕駛時間,避免疲勞駕駛等情況,也能基於駕駛資訊強化訓練、提升行車安全。
環境部 27 日預告修正「放流水標準」草案, 在事業廢水氨氮部分增列製革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屠宰業等 5 類事業納入管制;並針 對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等增訂總磷管制;也加嚴金屬相關 產業廢水銅管制限值,估計影響 3,711 家事業單位。
經濟部工商輔導中心 9 月 4 日、9 月 6 日將於南、北兩地,辦理特定工廠輔導資源說明會,針對已通過工廠改善計 畫的業者,說明消防設施,以及基礎轉型個案補助計畫成功案例,並有專業顧問諮詢服務,協助業者儘早完成特定工廠登記。 9 月 4 日南部場次在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臺南市歸仁區歸仁十三路一段 6 號),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v0bM5。
113 年 8 月 28 日起,雇主承接重大公共工程、民間重大工程與一般營造工作外國人,可申請聘僱許可期間最長 3 年,不僅是補足原剩餘聘期。 勞動部 113 年 8 月 26 日公告修正「外國人受聘僱從事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第 1 項 8 款至第 11 款規定工作之轉換雇主或工作程序準則」部分條文。
為持續加強轄內公共危險物品場所公共安全,臺中市政府消防局與中央及相關局處組成專案小組,即日起至10月29日執行「加強公共危險物品場所安全檢查」聯合檢查, 對象包含臺中市轄內 108 家公共危險物品 製造、儲存及一般處理場所,並將 13 家倉庫或倉儲業納入聯合檢查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