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環部修正放流水標準 加嚴管制屠宰、製革等業
環境部 12 月 18 日修正發布「放流水標準」, 增訂或加嚴氮、磷、銅等項目管制,提升水體品質並促進廢(污)水資源化。 環境部表示,針對氨氮事業中製革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屠宰業等增訂放流水標準氨氮管制。並針對磷排放濃度較高且具循環使用潛勢之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 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等對象,增訂放流水標準總磷管制。
環境部 12 月 18 日修正發布「放流水標準」, 增訂或加嚴氮、磷、銅等項目管制,提升水體品質並促進廢(污)水資源化。 環境部表示,針對氨氮事業中製革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屠宰業等增訂放流水標準氨氮管制。並針對磷排放濃度較高且具循環使用潛勢之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 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等對象,增訂放流水標準總磷管制。
外界期盼服務業開放移工以補充勞動力,勞動部長洪申翰 17 日表示,旅宿業或服務業希望能夠開放移工,他表示會進行政策性評估,將會做整體勞動力的政策規劃,不僅移工,還包括中高齡、 二度就業婦女等對象。
為協助移工、僑外生及新住民取得技能證照,除原 本已有 32 個職類可申請,114 年將新增 7 個職類,包括「配電線路裝修」、「配電電纜裝修」及 「中餐烹調」等。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 12 月 16 日審 查 114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關於僑務委員 會主管部分,多位立委關注僑生培育及留 用成效,僑委會表示將會針對語言教學採 分流模式、專班增加休學模式,以改善學習成效與留臺比例,並強調若有仲介行為將不予錄取或遞解出境。
針對失聯移工轉正議題,勞動部 11 日召開座談會, 據悉與會團體代表幾乎都不贊成失聯移工轉正;對此,勞動部常次陳明仁 12 日在政院表示,這不是勞動部現行政策,只是各界有不同聲音,有人呼籲要轉正、有人覺得不應該,所以正在收集大家意見,未必會列為全國勞動力政策的決定。
針對開放服務業進用外籍移工議題,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國內各產業普遍面臨人力短缺,政府不會忽視此現象。他強調,政府多年來已多次調升最低工資,並致力於保障勞工基本權益,但在勞工與產業發展間,需尋求更高層次的平衡。 卓榮泰 11 日出席「IT Matters Awards」頒獎典禮時,媒體提問日前承諾要補足旅宿業缺工,是 否真的有望服務業開放移工?
綠色和平近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2019 年至 2024 年遭 印尼漁工投訴疑似涉及強迫勞動和非法漁業的 10 起案件中,全數案件與12艘臺灣籍遠洋漁船有關, 所有遭申訴的漁船都有扣留身分證件、欺騙的問題,而抵債勞務、濫用弱勢處境等兩項的佔比也高達 92%。綠色和平呼籲行政院公布《漁撈工作公約施行法》立法時程,將遠洋漁工納入《勞動基準法》 保障,以及立法規範企業應實施人權與環境盡職調查,所有遠洋漁船應裝設 WiFi,並優先放入《漁 業與人權行動計畫》中執行。
全國商業總會 12 月 10 日舉辦「行政院與商業領袖座談會」,包含機車、汽車貨櫃貨運、環境檢驗、 家具、化學品儲槽業等多個產業均有反映缺工問題。服務業長年爭取引進移工,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會後轉述,卓揆已有條件同意,只要提高現有本國勞工薪資,將開放申請外籍移工,並請勞動部農曆年後提出完整配套。
全臺製造業移工人數在 9 月突破 50 萬 人,其餘業別包括農業、社福、營造 3 大類 移工人數也在 9 月突破 30 萬人,10 月底達 到 30 萬 4,815 人。
至 10 月底為止,全臺移工達到 81 萬 1,457 人,今年增加的移工人數可能超過 6 萬人,製造業移工從 9 月突破 50 萬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