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宣導|勞保局官方 LINE 帳號即日上線  勞保、勞退金等勞動資訊一鍵查詢

專業女性穿著頭巾使用筆記型電腦辦公.

因應智慧手機及通訊軟體普及,勞保局於 114 年 2 月 26 日正式推出 LINE 官方帳號,將勞保、就保、職災保險及勞工退休金等勞動權益資訊整合至主選單,並提供即時推播服務, 讓民眾能輕鬆掌握勞動保障最新消息。 

僑外生|促進國際生留臺 教育部辦產學座談  預計再邀半導體、餐飲旅宿業者交流

專業外勞招聘與管理,促進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企業發展.

為促進優秀國際人才畢業後留臺就業,教育部自 113 學年度起推動「大專校院國際生留臺就業輔導專業化計畫」,補助大專院校建立國際生就業輔導機制,近日也在北、高兩地分別舉辦產學座談會,邀請長照、生技、金屬與機械等領域代表與學界面對面交流,也蒐集學校端需求,未來可能陸續針對半導體、餐飲旅宿等領域開辦座談會。

產業移工|特定工廠說明會竹苗場 3/6、3/7 辦理

2022年度全球外勞招聘,工廠工作人員專業維修,21世紀外勞集團專注國際人力資源配置.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及工商輔導中心 3 月上旬將於竹 苗地區辦理納管及特定工廠轉型升級輔導聯合說明會,即日起受理報名。 苗栗縣場次 3 月 6 日下午 2 時於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視聽中心(苗栗縣竹南鎮公園路 206 號 B1)辦理,有意參加可於 3 月 4 日前上網:https://reurl.cc/26OMqa 報名。3 月 7 日新竹縣、市聯合說明會訂於上午 10 時於臺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 203 會議室(新竹市東區展業一路 2 號)進行,3 月 5 日前至 https://reurl.cc/9696yn 登記。

產業移工|1 月移工總數略減 多集中於製造業  總數約 81.8 萬人 實際聘僱 72.2 萬

多國外勞團隊穿著工作制服,展現專業合作精神與工地安全意識.

勞動部公布最新移工人數,至今年 1 月底為止全臺移工總計 81 萬 8,467 人,比去年底減少約 1 千 6 百人;近 82 萬人中, 入境後尚未完成聘僱者為 965 人、通報失聯尚未出境移工為 9 萬 5,392 人,因此實際受聘僱移工為 72 萬 2,110 人。若只以實際受聘僱人數來比較,則是比前一個月減少 839 人。 

製造業移工|114 年春安勞檢結果 開罰 6 千餘萬元  職安法將增職場霸凌專章 本會期送立院

工地施工現場,外勞與工程機械合作,展現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的專業與實力.

為強化歲末與春安期間的職場安全健康,勞動部 於 114 年 1 月 7 日至 2 月 12 日執行為期 37 天 之「114 年春安期間加強勞動檢查實施計畫」, 共檢查 9,628 家事業單位,開立停工通知 276 件次;罰鍰處分 802 件次,約計新臺幣 6,436 萬元;勞動部強調,後續並將對違反事項重大者持續實施複查,追蹤事業單位缺失改善情形,以保護勞工作業安全與健康。 

外籍移工|青年不想投入 廢棄物相關產業高齡化  希望引進外籍人力 業者盼政策有彈性

廢棄塑膠瓶回收清理,促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

政府近期將開放廢棄物回收、處理等業者也能申請聘僱移工,日前環境部就雇主資格認定召開會議討論,也引出相關產業喊缺工。如協助載運廢棄物的清除業者、經濟部輔導設置沒有工廠登記的處理機構、營建混合物分類處理場等,都面臨類似的人力高齡化狀況、國人投入意願低,期盼能開放申請移工。

製造業移工|1 月底止 特定工廠總家數達 9,931 家

高雄工廠外勞進行金屬焊接工作,展示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專業服務能力。.

經濟部工商輔導中心統計,截至 114 年 1 月底,全國已申請納管的既有未登記工廠約 3.3 萬餘家,其中已提送工廠改善計畫有 2.9 萬餘家,經審查核定計有 1 萬 6,450 家,審查率約為 63%。已取得特定工廠登記的業者,包含先前臨時工廠登記轉特定工廠在內,目前共計有 9,931 家。 

製造業移工|製造業國內承接 5% 累計核准 2 千餘名  經濟部指勞保人數有限 致申請意願低落

高科技太空望远镜展示,21世纪全球外劳集团品牌合作创新研发。.

為鼓勵製造業優先承接在台待轉換製造工,勞動部自 112 年起額外給予 5%配額,同時給予多項優惠措施包括,該 5%名額不須接受定期查核,期滿後不限制雇主國外引進或在台承接,截至 113 年底,核准件數共 1 ,682 件、累計核准聘僱人數共 2,448 人。 

外籍移工|內政部調查推估營造業缺工約 5.3 萬  基層勞動力最缺 開放移工仍未解

工地施工現場,外勞與工程機械合作,展現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的專業與實力.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近期公布最新「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至 2023 年底繼續營業的營造業加數共 1 萬 6,525 家,總員工人 數近 16.5 萬,推估營造業缺工總人數約 5.3 萬;調查顯示,政府雖擴大開放營造業聘僱移工,但整體聘僱比率其實偏低,缺工對部分業者仍是亟待協助改善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