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漁工|回應民團調查報告 漁業署開罰 2 漁船 積欠工資及未落實照顧 罰鍰並收回執照
民間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去年底發布「捕撈利益、 罔顧生命」報告,指稱 2019 年至 2024 年遭印尼漁工投訴疑似涉及強迫勞動和非法漁業的 10 起案件中,全數案件與 12 艘臺灣籍遠洋漁船有關。農業部漁業署調查後,認定 2 艘漁船違規事證確鑿,違反內容包括積欠薪資及未善盡生活照顧責任,已依法罰鍰、收回漁業執照處分,多數指控涉及印尼仲介行為,相關資訊已移請印尼政府處理。
民間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去年底發布「捕撈利益、 罔顧生命」報告,指稱 2019 年至 2024 年遭印尼漁工投訴疑似涉及強迫勞動和非法漁業的 10 起案件中,全數案件與 12 艘臺灣籍遠洋漁船有關。農業部漁業署調查後,認定 2 艘漁船違規事證確鑿,違反內容包括積欠薪資及未善盡生活照顧責任,已依法罰鍰、收回漁業執照處分,多數指控涉及印尼仲介行為,相關資訊已移請印尼政府處理。
勞動部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 去年 9 月同意,無須廠登但已依環保法規完 成許可、登記業者將可開放申請僱用移工。日前環境部已就雇主資格認定作業要點召開研商會,蒐集相關意見再做調整, 相關要點也須待勞動部修訂法規後,才能展開後續申請作業;先前曾預估 3 月底前同步發布規範,但仍須以實際法制作業狀況為準。
為擴大推動資源循環產業升級,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修正發布「應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業專案貸款信用保證及利息補貼實施要點」, 此次修正重點包括擴大申貸企業的適用對象,新增應回收廢棄物回收業、處理業及與其 異業結盟提升再生料品質與循環用途的企業。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 3 月 20 日安排經濟部進行業務報告。經濟部表示,預計 114 年至 117 年培 育 20 萬名 AI 人才為目標,每年培養 2.5 萬名 國內人才,藉由 2+4 人才培育方案,規劃每年招攬2.5萬名海外生,解決國內人力不足問題。 此項方案 113 年已先行啟動,截至今年 1 月共 培訓 6 萬 2,488 名,未來也將藉由機器人與生成式 AI 的整合提高生產力。
根據經濟部相關規定,企業及法人申請外籍學生來台實習,一次以六個月為限,但性質類似的旅宿業則有不同規範,日前有業者向國發會陳情反映。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已將意見轉達給經濟部做評估,目前還在意見整合中。
交通部觀光署為協助改善旅宿業缺工問題,疫後辦理「穩定旅宿服務量能」獎 助業者,立院要求於年度計畫結束後提出 績效檢討報告。觀光署今年 1 月報告指出,業者依計畫申請新聘人力近 3 千人,但與申 請補助人數有落差,反映業者留人不易; 觀光署也同時推動僑外生留臺、外籍生來臺實習,協助補實人力。
近期有媒體揭露僑生專班學生打黑工、仲介介入等情況,僑委會的專班執行狀況也受到立委關切,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表示會將相關資源做更好的運用,也實施一系列改善措施,包括今年度專班將實施語言篩選分流,語言不足者必須先修華語班,能力達標後才能進入實習場域。
為維護蝦類食品之衛生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即日 起啟動「114 年冷凍冷藏蝦類產品製造業稽查專案」,由衛生機關針對冷凍冷藏蝦類產品製造業進行稽查及抽驗,預計抽查 75 家製造工廠。
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勞動力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各產業勞動力短缺已成常態,113 年雇 主聘僱移工違反《就業服務法》案件遭罰鍰有 4 千餘件,其中「聘僱未經許可」與「非法容留外國人從事工作」被罰鍰案件占總數5 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