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業移工|未依規預防熱危害 雇主最高罰 30 萬 戶外達熱危害最高風險 應設降溫設備
勞動部職安署 1 日修正發布「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要求事業單位針對高危險作業加強防護作為,包括強化戶外高氣溫危 害保護及屋頂作業防墜設施、營建機械增 設防撞設施與金屬加熱熔融設備增設監測及警報裝置等。如未依規定辦理,最高可開罰到 30 萬元。
勞動部職安署 1 日修正發布「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要求事業單位針對高危險作業加強防護作為,包括強化戶外高氣溫危 害保護及屋頂作業防墜設施、營建機械增 設防撞設施與金屬加熱熔融設備增設監測及警報裝置等。如未依規定辦理,最高可開罰到 30 萬元。
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持續高溫,戶外作業熱危害議題為各界所關注,近期也有工人在密閉空間作業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勞動部 19 日舉辦高溫熱危害預防觀摩,勞動部長何佩珊親臨訪視桃園捷運工地,她呼籲事業單位落實熱危害預防措施,也預告法規修改後需備置降溫設備,以免受罰。
為督促地方政府落實營造業管理並防堵不法情事,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定期針對全國營造業辦理督導考核。112 年度營造業抽查件數為 8,904 件, 專任工程人員專任專職查核數為 10,055 件,技術士查核件數為 2,799 件,當中涉及違反營造業 法規者,已處分件數為 78 件。
針對經濟部長郭智輝 2 日在立院備詢時指出,台電人力確實不足,需跨部會協商,從國外引進移工解決問題,以加強妥善率;對此,勞動部長 何佩珊 3 日受訪時表示,目前訊息還沒有很完 整,會與郭部長進一步討論。
歷年來營造業重大職業災害發生數為各行業之 首,其中墜落災害死亡即占整體營造業近 7 成,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已要求各勞動檢查機 構依 113 年「營造業墜落打擊年」減災措施,針對營造工地易發生墜落災害項目,採取提升檢查、裁罰及停工強度等強力打擊措施。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每年 6-7 月間進行前一年的「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蒐集營造業收支、耗用材料、固定資產、營運困難、人力缺口等資料,提 供經濟統計分析、擬定相關政策。今年度的「112 年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將於 6 月 7 日展 開至 7 月 31 日。
近期立委爆出桃機 T3 工程大量移工逃跑,差點遭到取消聘僱額度,也傳出有營造廠因曾非法雇用失聯移工,致配額被扣減,無法聘僱移工。
勞動部第 18 屆優良工程金安獎 5 月 1 日起開始報 名,今年公共工程組增加未達 5 千萬元組別, 選拔評比以墜落預防為重點,期望發覺更多墜落防災作法。
考量同一營造業雇主的個別工程會有不同的人力需求高低峰,為簡化程序、確保人力運用彈性,勞動部修改調派基準,即日起, 同雇主的公共工程、民間重大工程與專案百億工程,三項工程皆可互相調派,不需申請, 但工程經費人力需求總數仍需按規定比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