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移工|旅宿與高空煙火產業未開放移工 立委指移工政策檢討時間太久 應鬆綁
針對缺工,日本與韓國等鄰近國家都大力招募外 國勞動力,立委指出,我國移工政策走得比人家慢,檢討時間太久,餐飲旅宿以及高空煙火產業都尚未開放移工,建議鬆綁移工政策,台灣越國際越安全。
針對缺工,日本與韓國等鄰近國家都大力招募外 國勞動力,立委指出,我國移工政策走得比人家慢,檢討時間太久,餐飲旅宿以及高空煙火產業都尚未開放移工,建議鬆綁移工政策,台灣越國際越安全。
農業部 10 月 9 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在提升漁民福利及漁業人權方面,農業部已提出「漁民海上作業保險及救助辦法」,在漁民海上作業失蹤及死亡慰問金部分,後續將整合本、外籍船員,無論境內聘僱或為遠洋漁業身份,最高金額將提高至 20 萬元,規劃於 11 月底前公告。
2019 年 10 月 1 日南方澳跨港大橋倒塌,造成 6 名外籍漁工死亡。民間團體批評,五年過去,漁工勞動環境仍存在諸多結構性問題, 且往往受到國際關注後,政府才想方設法「補破網」。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提出九大目標, 要求政府建立勞資協商機制,協助把關勞資雙方協商的勞動條件最低標準,並將外籍船員一體適用納入勞工保險、全民健保強制對象等,盼類似憾事不再發生。
針對因外籍漁工權益受損,監察院 5 日提案糾正勞動部與新北市政府。對此勞動部回應,已與新北市政府、農業部漁業署合作建立漁汛期預警 機制,保障漁工轉換雇主或工作權益,並強化督導漁船雇主與仲介生活管理責任,確保漁工在台生活與工作權益。
美國勞動部發布最新「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再度將臺灣遠洋漁船所捕撈的漁獲列入其中。民間 團體呼籲,政府應推動修法,並與各移工來源國討論,訂出公平聘僱的時程表。國際上對水產品溯源日益重視,產業也要積極改革,降低道德與 法律風險,消弭市場端對強迫勞動產品的疑慮。
境內聘僱外籍漁工適用勞動基準法保障,然而監委紀惠容、王幼玲調查卻發現,有雇主及仲介業者運用「合意解約」調解人力,致使 64 位船員在休漁期被迫放無薪假,住宿環境惡劣,不符合法定標準,移工還須自行負擔住宿費用, 因此對勞動部、新北市政府提出糾正。
父親節前夕,10 名遠洋漁船銪富號的外籍漁工 8 月 7 日召開記者會,痛訴在惡劣的環境下連續出海長達 15 個月,卻沒有拿到任何薪資,不僅陷入生活困頓,甚至家人生病也無力救治而遺憾離世。包含台灣人權促進會在內多個民間團體一致要求,雇主不僅應償還被惡意積欠的薪水,也應對造成的損害負起賠償責任。政府須針對終止強迫勞動和苛扣工資提出具體作為, 確保漁工 Wi-Fi 使用權,全面進行制度改革。
新竹南寮漁港增設外籍船員友善設施已正式啟用。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為提升漁工福利,爭取農業部漁業署補助,完善漁港週邊休憩設施,並打造穆斯林祈禱室,並增設淋浴間及廁所等盥洗設施,讓外籍漁工的 生活更加便利。
「113 年度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滿意度調查」即日起至 7 月底進行。農業部漁業署說明,漁船停靠在國內港口的遠洋漁船經營者與外籍船員,採電訪或面訪方式進行訪問,漁船停靠海外港口或海上航行者,則將透過電話聯繫。 採面訪方式者,於期間將至外籍船員工作地進行問卷填答。
美國國務院 24 日發布 2024 年全球防制人口販運評比,臺灣連續 15 年在180 多國及地區中名列「第一級」。美方今年也於評比中提出 11 項建議,包含修法允許移工自由轉換雇主、擴大直聘服務、篩濾脆弱群體、擴大漁業 勞動檢查人力、立法保障家事移工權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