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漁工|農業部表揚模範外籍船員 展現多元共融
全國漁民節前夕,農業部漁業署王茂城親自表揚 12 位模範漁民,今年首度增設「模範外籍船員獎」,以表達對外籍漁業從業人員的辛勞付出,彰 顯漁業產業多元共融的價值。
全國漁民節前夕,農業部漁業署王茂城親自表揚 12 位模範漁民,今年首度增設「模範外籍船員獎」,以表達對外籍漁業從業人員的辛勞付出,彰 顯漁業產業多元共融的價值。
日前外媒報導台灣遠洋漁業強迫勞動與惡劣條件,各漁業產業協會和漁業署均對此作出回應。 然而,由民間團體組成的倡議團隊「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認為,遠洋外籍船員遭收取高額招募聘僱費,而海上孤立的作業環境, 無法對外聯繫或透過申訴機制即時舉報侵權行為,也使得台灣漁業產業中的職業安全衛生的違規行為更為頻繁。
勞動部日前將農業部核發外展農業、農林漁牧及養 殖漁業證明文件效期延長,農業部修正「審查養殖漁業工作申請引進外籍移工之雇主資格認定作業要點」,養殖登記證、區劃漁業權執照或專用漁業權入漁證影本有效期應在120日以上; 經審查認定符合資格者,有效期間為120日。
CNN 日前揭露臺籍漁船涉嫌虐待外籍漁工, 再度引發國際關注,「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 17 日上午於勞動部前召開記者會,提出訴求 包括對於漁工不論遠洋與近海,都應適用勞基 法並納入勞保與職災保險,共同推動漁業署修 法強制遠洋漁船全面裝設 Wi-Fi,強化海上勞 動檢查,杜絕企業中的血汗供應鏈,並與漁工 盟定期對話會議,提升漁工人權保障。
為關懷外籍船員在臺工作的健康狀況,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高雄港國境事務隊 13 日在東港區漁會舉辦大型外籍船員義診及義剪活動。移民署長林宏恩表示,大量外籍船員來臺工作,在我國遠洋漁業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這次義診活動,除了提供實質醫療服務外,也藉此建立友善照護環境。
國際媒體揭露台灣遠洋漁船不當對待外籍船員,農業部漁業署對此強調,臺灣作為一個珍視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國家,與國際間多數理念相同的國家一致,對於任何形式的勞動剝削均抱持零容忍態度。針對船員發生傷病及緊急事件,均已規定要求應循通報系統通報;2024 年 7 月 22 日訪談銪富號外籍船員遭欠薪後, 也已協調經營者、仲介儘速償還。臺灣目前擁有約 940 艘遠洋漁船,絕大多數船主與船長均合法經營,善待外籍船員權益並重視海上安全。
受到颱風丹娜絲影響,截至 7 月 7 日 11 時止,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2億5,716萬元, 以台南市受損金額最高,其次為雲嘉地區。農業部長陳駿季召開緊急應變小組工作會報時,責成各單位全面部署各項防災應變措施,農糧署應密切關注市場供需資訊。漁船主則應確實掌握在港漁船數,特別是外籍漁工的上岸安置人數。
為強化外籍船員在臺人權保障與生活福祉,農業部推動「前鎮漁港船員會館」於自即日起全面啟用,其中 3 樓及 4 樓旅館空間由「逸泰國際」接手經營,提供完善住宿服務,會館 1 樓 至 2 樓則是提供船員休憩、祈禱及多元休閒設 施,於去年 4 月已經開放,平均每日服務人次 達 300 人。台印雙方後續也將討論印尼漁工安置保護合作備忘錄(MOU),提升權益保障。
為評鑑仲介機構對遠洋外籍船員服務情形,農業部漁業署委託聯合行銷公司自 114 年 5 月 10 日起至 6 月 30 日辦理「114 年度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仲介機構服務滿意度調查」,將從仲介機構 113 年度迄今所服務的漁船及船員人數中, 隨機挑選經營者及船員作為抽樣對象。
為加速雇主資格認定申辦流程,農業部漁業署建置「養殖漁業工作申請引進外籍移工雇主資格認定申請平臺」,自即日起一律採用線上申請。 漁業署表示,申請人可於線上系統檢核各項文件是否齊備,並可隨時掌握審查進度,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近百件透過該平臺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