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黃秀娟 2025 年 7 月 23 日報導】 勞動部 22 日公布「115 年度勞動檢查方針」, 針對高風險行業與特殊工作情境,增修多項檢查重點,包括「平行承攬安全管理」、「營造工地進場管制」及「戶外作業熱危害防護」等, 另將外國人、漁工、原住民、青少年、童工、 技術生、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勞工等特別族群納入檢查重點。
戶外作業防熱措施強化執行
依《勞動檢查法》第 6 條規定,勞動部每年 應參酌勞動條件、職業災害統計與安全衛生現況,公告當年度勞檢方針,供各勞動檢查機構據以擬定監督計畫。此次 115 年度方針,特別針對近年職災頻傳的營造工地、局限空間作業與氣候因素所引發的熱危害等風險,進行重點強化。
職安署綜合規劃組長張毅斌說明,如營建工程有很多包商,如電梯、建築、水電等會由不同單位同時施作,卻沒有互相管理權限,勞檢單位需要針對各單位檢查,勞檢方針要求一家包商統合管理,目前希望雇主能夠透過私契約規範,而未來修正職安法就會直接要求業主應 指定一家統合管理。
方針也要求業主應確保管制工地進出,如確認進場施工人員有無投保職災保險、完成教育訓練等,並確保工作場所使用的機械、設備及器具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已張貼安全標示、驗證合格標章等識別證明。而因應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趨勢,方針也增列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檢查項目,督促相關業者使勞工於戶外從事熱危害高風險作業時,確實採取必要保護措施。
張毅斌指出,日前修正停工要點要求高風險事業單位職災調查時應做出系統化改善,此次於方針中也增列對於一定規模以上高風險事 業單位,於進行職業災害調查分析時,除應就管理制度進行檢討,找出失效根本原因外,並應就使用相關設備或設施實施風險評估,提出足以防止職業災害再發生改善對策,增列應檢附相關預防及矯正措施。
另因近年倉儲火警與氣爆事件頻傳,勞檢人員若查獲公共建築未申報消防防護計畫,將移請消防主管機關依法處理。為提升職災預防成效,勞動部也鼓勵事業單位導入科技防災設備,並推動「安全看得見」活動,透過視覺化方式加強警示與預警。
台灣職安卡適用對象擴大
此次勞檢方針指出,針對外國人、漁工、原 住民、青少年、童工、技術生、中高齡與高齡者等族群,因多從事高風險、基層勞動工作, 檢查將聚焦其從事行業的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常見災害預防措施是否落實。
另針對未滿 18 歲勞工、妊娠中或產後一年內的女性勞工,則強調應依《職業安全衛生法》 第29至31條進行健康管理與保護措施之查核, 避免對其身心造成傷害。
張毅斌說明,上述特別保護對象與去年一樣, 僅是配合文字修正將外籍移工改為外國人,另 將「職安卡」適用對象擴大,配合「營造作業 人員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核發臺灣職安卡作業要點」,針對無一定雇主之勞工、自營作業者、外國人及原住民工作者等辦理營造作業 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提升營造作業人員安全衛生知識,落實進場管理。
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優質外籍勞工/家庭看護工/家庭幫傭 / 製造業移工/營造業移工/農業移工,如有服務需求請來電免付費專線(手機市話皆可撥) 0800-32-1111 或 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