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商會 2023 白皮書 關注缺工議題  籲提高核配比 休息、特休排定需有彈性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 10 月 6 日發表 2023 年政策 建言白皮書,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代表政府 接受。針對人才及勞動力,工商會呼籲,臺灣政府需進一步強化引進外籍人才及人力的 具體目標、擴大引進方針,並建構外籍勞動 力長久工作的環境。白皮書同時點出目前的 勞動法規過於僵化,有盡快調整相關法規的必要性。 

今年白皮書包含去年的延續事項 40 項,以 及今年提出的 15 項新提案,共有 55 項提案, 與勞動力相關議題中,放寬僱用外籍移工人 數上限、勞動基準法第 35 條休息時間變更, 都是過去曾經提出,休假時期變更權明確 化,則是今年新增的建議。 

白皮書中提到,目前係依產業別訂有外籍勞工聘僱人數上限,然而近年因半導體相關產業投資案,導致臺灣嚴重缺工,預期未來 情況勢必更為嚴重。 

工商會強調,對於打算在臺投資或擴廠的 企業而言,無法確保勞動力將形成重大問 題;即使目前有附加就業安定費的機制,但 仍需辦理求才,再次申請後 2 至 3 個月取得 核准,才可辦理招募、面試與入境事宜,至 少產生將近半年的時間差。工商會因此建 議,在確認本勞招募有困難的情況下,應從 一開始即提高核配比率,放寬僱用人數上 限,確保企業有足夠勞動力得以延續。 

勞基法第 35 條規定,勞工繼續工作 4 小 時,至少應有 30 分鐘休息。白皮書中認為, 

此項規定阻礙彈性工作方式,建議變更給予休息時間的方式,使勞工得以選擇具有自由 度的作業模式。 

工商會補充,第35條但書中明訂,輪班制 作或其工作有連續性或緊急性者,雇主得在 工作時間內,另行調配休息時間,然而目前 就連續性及緊急性的定義,尚未見到統一認 定標準,一旦企業與政府機關認知有所不 同,就難避免遭處分的風險。 

工商會強調,勞基法無需就連續性及緊急性重新定義,但相關部會應根據當前多樣化 的工作型態,建構合適的法律體制,修改過 於僵化的規定。 

勞基法第38條規定,勞工特別休假期日應 由勞工排定,雇主基於經營上的迫切性,可 經由雙方協議調整。工商會指出,常發生雇 主請勞工變更的休假日期但無法取得勞方同 意,因而造成事業營運上的問題,建議可參 考日本實施的「休假時期變更權」,勞工可 在其所希望的日期休假,但若對企業正常營 運造成妨害時,雇主可讓勞工在其他時期休 假,達到變更勞工年休假的目的。 

龔明鑫回應,國發會已針對外籍人才延攬 設定目標,自2022年起至2030年間,預計增 加40萬名外籍人才,就業金卡也已核發8,121 人次。10月份Talent Taiwan國家級攬才服務中 心將建置,採一條龍專人專責服務,提供外 籍人才及眷屬在生活、就業方面的協助,後 續也將持續邀請商會與主管機會面對面協 商,共同打造良好經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