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楊孝慈 2025 年 10 月 17 日報導】 為協助產業強化韌性,經濟部 10 月 17 日宣布成立「產業競爭力輔導團」,提供七大輔導措施,依地區串連超過 25 個產業公協會與法人單位,打造「一條龍服務流程」,預計 2026 年起兩年投入 70 億元輔導團預算,搭配 376 億元補助資源經費,輔導約 14 萬家次企業, 培育超過 1 千名智慧製造核心人才。
七大措施,內容涵蓋 AI 數位轉型、AI 人才培育、金融支持、市場拓展、技術輔導、ESCO 節能,並攜手勞動部相關資源,提供勞動力升級等面向協助。除製造業外,商業服務業也納入輔導對象。
人才培訓對象 涵蓋外籍學生
除 AI 導入外,輔導團整合跨領域資源,針對企業在不同階段的轉型需求,提供多元支援方案,包括金融支持、節能減碳,以及強化勞動力升級與技能轉型的人力培訓計畫,搭配技術研發與創新應用的協助,推動產業朝高值化與智慧化邁進。
人才培訓方面,透過「AI 新秀」、「在職菁英」、教育部及勞動部計畫,協助企業培養關鍵人才,對象涵蓋畢業生、在職員工、外國專才,以及減班休息勞工等不同族群。
產發署長邱求慧進一步說明,AI 人才培訓, 將提供 COUPON 券,每張 1 萬元,每家企業最高 12 萬元,可以自選菜單。企業提出人力培訓需求,對象身份為國內應屆畢業生,可適用 「傳產新秀」計畫,免費由政府訓練 8 個月,強化 AI 技能。「在職菁英」計畫,對象為在職員工。
而教育部新型專班,延攬東南亞優秀大學生, 參與課程後可留台工作。針對減班休息勞工, 勞動部也有「勞工再充電」計畫,包括補助減班事業單位辦訓,最高 350 萬元,並補助企業規劃辦理訓練,強化人力素質。
為使輔導資源深入地方,經濟部在北、中、 南、東設置四大總團,北區由工研院、中區由 精機中心、南區由金工中心,東區由石資中心擔任區域主導單位,串連產業公協會與法人資源,推動跨區域輔導工作。未來將由各區總團攜手全台至少 25 個產業公協會與法人單位, 針對工具機、機械、汽機車、金屬加工、紡織、 食品、生醫等重點產業啟動輔導行動,提供從診斷、導入到升級的全方位支持。
不只製造業 商業服務業也納入
商業服務業也在輔導對象之列,主要次產業包括批發零售、餐飲、物流、生活服務業。 啟動儀式獲得工商界響應。工總潘俊榮表示, 日前發表白皮書,企業關心缺工等議題,呼籲政府結合產業界帶動投資、擴大內需。 許舒博也提到,關稅跟匯率是企業目前最關切的議題,希望關稅問題盡快定案,企業才知如何因應調整生產。他也呼籲加速鬆綁商業法規,在勞動人力部分,政院已宣布近期提出全國勞動力總檢討的新政策,他說,若能放寬技術人才引進,對企業會是好事。
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優質外籍勞工/家庭看護工/家庭幫傭 / 製造業移工/營造業移工/農業移工,如有服務需求請來電免付費專線(手機市話皆可撥) 0800-32-1111 或 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