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災後重建 13 個部會提專案報告  無薪假移工支援農業 勞動部允研究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 2025 年 10 月 13 日報導】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 10 月 13 日邀請農業部、經濟部、勞動部等 13 個部會代表,針對「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情形」進行專案報告。 

立委鍾佳濱當日再提製造業無薪假移工支援農業人力,由農會輔導雙邊雇主簽署勞動契約,藉由其推動外展經驗,媒合至農場並把關。他建議在特別條例中增訂就業服務法除外條款,突破「單一雇主」限制。勞動部次長陳明仁表示會再研究。 

經濟部表示,針對受災製造業補助其設備修復與場域修繕,補助範圍從寬認定,包括機器設備、 鐵捲門及屋頂均可納入,每家補助上限 20 萬元, 已核准 328 件,補助金額約 5,400 萬元。

紓困重建 馬太鞍比照風災  

經濟部辦理「企業復工貸款及利息補貼」,針對中小企業全額補貼利率 2.22%,為期 1 年,每家上限 50 萬元。另為減輕受災中小企業還款負擔,提供原有貸款利息減免補貼,為期 1 年,每 家上限 40 萬元,已受理 287 件。 

「馬上辦服務中心」則已受理 547 通電話, 提供災害貸款及申請補助、申報稅務減免等諮詢, 共開立 289 件受災證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區受損嚴重,針對花蓮縣光復鄉 7 村,經濟部也比照丹娜絲颱風災區, 統籌辦理相關紓困與重建措施,包括企業復工貸款及利息補貼、設備汰換補助、製造業設備及設施復原補助等。 

天災慰問金 死亡失蹤皆可申請 

農業部擴大辦理「丹娜絲颱風及 0708 豪雨救助及專案輔導措施」,提高設施設備補助至 8 成,並專案補助納入從事一級生產相關農企業。 具體措施包括金融協助,以及農糧、漁業、畜禽 專案輔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後,農業部 比照丹娜絲颱風及 0728 豪雨事件,提供受災農民所需金融支持與專案輔導措施。 

衛生福利部則是與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共同發放天然災害慰問金,民眾死亡、失蹤,由衛福部、賑災基金會分別給予 20 萬元、40 萬元,重傷者衛福部給予 5 萬元、賑災基金會 10 萬元。 

為加強天災後登革熱孳生源巡查及防治,環境部結合地方政府加強宣導落實「巡、倒、清、刷」, 清除積水容器,並會同各縣市執行巡檢專案,共計完成 1 萬 8,732 處、孳生源清除 1,802 處、告發 4 件。 

勞災就保補助 最長 6 個月  

勞動部針對受災勞工,提供保費減免及傷病給付。依《災害防救法》規定,針對災區受災的勞保、災保及就保被保險人,給予災後 6 個月期間 的保險費補助至 2025 年底止,由地方政府比對名冊,民眾不需提出申請。如因災致傷病不能工作,且未能取得原有薪資者,得自治療當日起請領傷病給付,最長發給 6 個月。 

一般工程營造廠若有聘僱移工,若有承接受災房屋修繕,放寬調派移工參與施作,目前一般營造工程移工有 9,492 人。自 2025 年 8 月起,放寬承建公共工程的營造業雇主,亦得調派所聘僱移工至受災戶,從事災後住宅修繕、復建工程工作。 

加速復建 籲檢討預付款上限  

天災重創國內旅遊,立委蔡易餘提到,國旅天數創十年新低,尤其山區受影響最大。交通部官員回覆,設施部分已盡快回復,後續將透過多元行銷,補助地方政府辦理觀光活動,引導民眾回流。交通部也觀察到,疫情後住宿確實有上升, 但市場需要一些時間來恢復旅遊信心。 災後許多工程亟待推動,但採購預付款項不得超過三成,影響承包廠商資金週轉,蔡易餘也呼籲工程會研議,希望能突破限制。 

受到美國關稅影響,製造業實施減班休息人數, 包含移工在內共 8,505 人,鍾佳濱建議,根據農業部提出《製造業移工支援農業兼職運用架構》, 其模式是由農會輔導原雇主以及農業雇主(農場主)簽訂勞動契約,讓受關稅影響衝擊的工廠簽署同意書,讓移工可到有人力需求的農戶支援。 他認為特別條例可明定就服法除外適用範圍及對象,並訂定一定期限,讓農業有合法人力可聘 用、移工也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