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劉達寬 2025 年 9 月 17 日報導】為協助國際學生規劃未來職涯進路, 提升其在臺就業機會,教育部陸續辦理長照生技、金屬機械與餐旅等一系列產學座談會,提供學校與不同領域企業的媒合平臺。教育部 16 日也再舉辦以「智慧製造」 為核心的產學座談會,聚焦於工具機械、 精密機械與自動化機器人等產業,相關產業近期受美國關稅衝擊,但也有中高階人才不足的壓力。學校招生輔導人員則點出,華語能力仍是僑外生就業的關鍵門檻。
工具機公會:對跨文化人才需求日增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副司長陳立穎於座談會中表示,為解決產業中高階技術人才需求,教育部推動「國際生留臺就業輔導專業化計畫」已邁入第 2 年,鼓勵學校 與優質指標性企業進行產學合作,從教學 現場培育符合企業所需人才,透過經驗交流與分享,促成人才培育與留用。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及自動化機器人協會等單位亦指出,鑑於企業對於跨文化背景與創新思維人才的需求日 益增加,國際學生不僅具備專業技能,更具有國際視野與多語優勢,是產業布局未來的重要人才來源。會中多數企業更直接 表達願意提供實習與職缺,期盼能與學校攜手培養並留用國際學生。
產業受美關稅衝擊 8 月出口減 5%
多所學校代表分享課程設計與產學合作 經驗,企業則提出用人需求,提出實務技能導入、設計符合產業需要的實習計畫等 建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即能接軌職 場。除了相關部會說明目前僑外生留臺評制、工作許可及居留規定以外,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也說明目前產業缺工的實際情況。
根據行政院評估,工具機產業為受到美國關稅較高衝擊的產業之一,主要競爭對手稅率皆低於臺灣疊加後的 24%(德國、日 本、韓國 15%),中高階工具機有被日德取代的風險。若以公會的出口速報來看,今 年 1-8 月工具機出口總額 13.52 億元,已經比去年同期減少 7.7%;而 8 月對美出口已經比 7 月減少近 5%。
76%廠商人才不足 供給培養難度高
雖然面臨關稅衝擊,但並不代表產業不缺工,根據去年底經濟部發布的「智慧機械產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全臺 95%的業者員工人數在百人以下,小廠居多。業界產品同質性高、技術不易累積、人才難尋; 面對人口老化、少子化,招募人才困難。 2025 年持平保守推估新增人才需求 1 萬 2,000 人;僅 2%廠商表示人才充裕,22%廠 商表示人力供需均衡,但有 76%的廠商表示 人才不足。人才欠缺的主要原因,包括關鍵職缺屬於跨領域人才,培養難度高,人才供給不足,如電控系統工程師、自動控 制工程人員、工具機軟體人機介面工程師、機械設計工程師等;此外原因還有淨零碳排職務、學用落差等。
華語仍是僑外生留臺就業關鍵
除了學校教學是否能對接,外籍生仍有關鍵的語言問題。外勞社採訪協助僑外生就業的學校人員表示,接洽到的企業有愈來愈願意聘僱外籍人士,但大多都希望有 一定程度的華語能力,因此也會開設華語課程協助僑外學生。
另外也有資深的國際招生人員表示,目前評點制已經寬鬆很多,對於學生最主要障礙還是華語,除非是跨國企業,否則外籍生再厲害也留不下來,這也是馬來西亞、越南學生留臺的優勢;也因此對於來臺就讀全英授課課程的學生,留臺就不容易,學校也規劃填補這部分的不足。
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優質外籍勞工/家庭看護工/家庭幫傭 / 製造業移工/營造業移工/農業移工,如有服務需求請來電免付費專線(手機市話皆可撥) 0800-32-1111 或 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