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龔明鑫媒體見面會 再談最低工資  須考量產業承受能力 反映企業心聲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 2025 年 9 月 16 日報導】勞動部即將於 9 月 26 日召開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經濟部長龔明鑫 9 月 16 日再度表示, 尊重最低工資審議結果,在開會之前也會傳達企業界想法。產業間存在落差,發展程度不一, 高科技產業發展雖好,但中小微企業面臨的挑戰,包括原物料成本上升、市場不確定性等都不容忽視,需要考慮產業落差及承受能力,企業界的看法都會表達給審議會了解。 

龔明鑫舉辦上任後首場媒體交流,說明未來施政方向,並針對最低工資再次說明。他強調須在兼顧勞工權益及企業承受能力之間衡量, 會在審議會前提供相關數據及分析,反映產業的實際情況,讓調整更具產業敏感度。 

關稅匯率 衝擊傳產及中小微  

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及匯率等多方因素影響, 工商界先前喊話,希望今年最低工資盡可能不要調整,以免對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造成太大的衝擊。但勞團則認為應反映經濟成長率及物價指數,要求調升 4%,讓勞工共享成長果實。 按此比例推估,月薪可能在 3 萬元左右。 

2025 年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 6.75%,領先日韓、新加坡及香港。龔明鑫指出,上半年台灣總體經濟很不錯,按照公式當然要調整,然而產業發展仍存有落差,高科技業發展得非常 好且領先世界,但傳產、中小微企業在關稅及其他議題面對的挑戰也不能忽視,經濟部會努力爭取,將這些資訊反映給審議會委員參考。 

對於經濟部未來施政方向,龔明鑫說,過去 8 年歷經美中貿易戰、疫情等挑戰,如今投資規模翻倍。公共建設由 2016 年的 4,222 億元, 成長至 2024 年的 7,882 億元;僑外投資 2016 年至 2024 年累積金額,達到 902 億美元。台商回台三大方案投資則超過 2.54 兆元的規模。 龔明鑫表示,過去台商投資重點在「降低成本」,隨著供應鏈重組,現更著重「接近市場」, 因此美國及東南亞成為主要投資區域。2024 年 對美投資 141 億美元,2025 年 1 月至 8 月金額達 32.21 億美元。資通訊高階產品直接輸美, 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 

五大重要議題 缺工在列  

經濟部也點出全球經濟的挑戰,包括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關稅政策的不確定,以及關鍵材料和技術限制,恐提高生產成本。 

外界也關心關稅進展,龔明鑫僅強調,談判 是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主導,經濟部作為支援型角色,會持續協助產業轉型、開拓非美市場佈局。 

因應國際情勢變化,經濟部提供金融協助方案,包括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匯率避免保證方案。 

配合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將培養 AI 及綠領等跨域人才 45 萬人次,新增 12 萬國際 專業人才,以產業 AI 化、數位轉型提升勞動生產力。 

後續經濟部將與七大工商團體每季召開會議,針對協助擴大中階技術人力及解決產業缺工會議、中小企業金融支持、協助海外拓銷、 會展經濟及跨大海外參展,以及海外設立產業園區及佈局等五大重要事項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