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移工|最低工資審議會擬 9 月下旬召開  不應以關稅為藉口 勞團籲調高最低工資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 2025 年 9 月 4 日報導】最低工資審議會預計在 9 月下旬召開,討論 2026 年度最低工資調整方案。勞團 4 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低薪問題相當嚴峻,雖然全球經貿 環境不確定性升高,但仍不應以關稅作為壓低最低工資調漲的藉口,日、韓等各國均已確定 在 2026 年調升最低工資,呼籲審議會仍應決議調高最低工資。 

日、韓等國均已確定調升最低工資 

根據就業保險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約有 200 萬本國受雇勞工(雇主及外籍員工依法不能參加就業保險)投保薪資級距在 30,300 元以下,佔整體 26%,而 2024 年初任人員薪資統計則指出,領取最低工資的新鮮人比例雖有下降,但仍約占 19%,顯示台灣低薪問題仍相當嚴峻。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楊書瑋指出,過去幾年台灣經濟表現穩健,2024 年經濟成長率達 4.84%,今年第二季更達 8.01%,預估全年成長率為 4.45%。若一面承認經濟成長亮眼,一面卻用關稅衝擊為理由阻擋勞工調薪,無異是將產業利益凌駕於廣大勞工的基本生活之上。 

楊書瑋指出,維持勞工實質薪資,以促進國內內需產業已成為多國共識。包括德國、法國、 英國、加拿大、澳洲、韓國、日本、菲律賓與 越南等,均已確定在 2026 年調升最低工資。 

楊書瑋進一步指出,在缺工與物價雙重壓力 下,調整最低工資是穩定勞動市場、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措施。企業團體長期提出台灣各行各業面臨缺工壓力,因此要求引進移工, 包含製造業、批發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等, 但這些產業別都是台灣的低薪產業。適度調升最低工資,不僅能提升薪資吸引力,留住並吸引更多勞動力投入,也能改善長期人力不足對產業競爭力與服務品質造成的影響。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副理事長王燕杰指出,經濟部長龔明鑫日前以全球經貿不確定性,稱 「過往最低工資調幅公式今年不那麼適當」, 政府不應以關稅作為壓低最低工資調漲的藉口,全球均面臨經貿不確定性,但其他國家為了維持勞工購買力,都已決定明年繼續調漲最低工資,經濟部卻為了維持經濟成長率,要犧牲勞工的工資調漲。 

勞團籲最低工資調至 3 萬元  

全國保全產業工會理事長林桂茂也要求提高最低工資,許多保全員的薪水都跟著最低工資連動,而目前的最低工資根本不夠一個勞工生 活,低薪的結果,逼得保全員不斷延長工作時間,每月工時 240 小時幾乎是最低值,甚至還 有 288 的,也聽過超過 300 小時的。保全不是愛工作,而是這麼低的最低工資,讓他們不得不這樣賣命。 

楊書瑋強調,無論股市漲或跌,對領取薪資的一般勞工而言,影響都有限,因此應讓台灣勞工薪資追上合理且應有水準,在缺工與物價雙重壓力下,台灣更應正視調整最低工資的重要性,月薪 3 萬元是可以突破、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