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幫傭|雙薪家庭面臨照顧、育兒雙重壓力  雇主協會:仿效新加坡放寬聘家傭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 2025 年 9 月 16 日報導】總統賴清德近日在專訪時拋出鬆綁外籍家庭幫傭,釋出婦女勞動力。引發多個民間團體反彈,但也有民團認為應仿效香港、新加坡,放寬家事移工聘僱門檻,以協助雙薪家庭面對的育兒與照顧壓力,也 藉此避免非法工作問題。 

賴清德在接受專訪時指出,政府希望釋出勞動,就要協助其解決問題,因此不一 定要限制 2 個小孩,也可以 1 個小孩就好, 也不一定要 6 歲以下,12 歲以下也能聘請。 

不限看護或幫傭 讓長幼都有人陪  

消息一出引發民團批評,指放寬聘僱家庭幫傭的門檻,只嘉惠少數富裕家庭,會使目前的公共托育服務倒退回家庭化、過度市場化,也衝擊國內的托育、保母市場, 以及國內照顧人員的工作權與就業機會。 不過也有其他民間團體表示支持,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理事長張姮燕就呼籲政府開放外援,讓國人敢生、 敢養、敢變老。她指出臺灣邁入超高齡社 會,新生兒下探連年「生不如死」,雙薪家庭,面臨高壓、長工時、照顧子女甚至長輩的多重壓力。 

她建議應該仿照新加坡和香港模式,不要區分家庭幫傭和家庭看護,讓長幼都能有人陪伴,包含身體還健康的長者,也不是只能尋求外部的托育資源。 

以新加坡為例,允許有 67 歲以上老人或 16 歲以下孩童的家庭申請外籍幫傭,搭配稅務優惠、公共托育、親樂齡公宅等,讓 20 幾萬家庭受惠;香港則有不少家庭倚賴外傭,維繫雙薪經濟與長者照護。 

需開拓新來源 考慮薪資脫鉤 

長年處於低生育率的南韓,近期也在嘗試相關政策。張姮燕認為,目前出現的許多問題,包括聘僱資格上的限制導致市場不均,有缺工需求者冒險聘用黑工,也產生誘因吸引移工投入非法工作,開放市場採取自由化制度,能同時解決許多問題。 她也指出,臺灣家庭類移工亟需放寬管制、增加引進,畢竟只承認需求的增加,卻不積極擴增勞動力來源國來增加勞動力供給,只會造成更嚴重的供需失衡。 此外,臺灣薪資中位數遠低於新加坡、香港、南韓等引進家庭類移工的國家,意味著家庭的可支配所得有限,但家事移工的薪資卻高於上述國家。因此她也建議, 放寬移工的同時,應效法新加坡讓外籍勞工薪資與本國勞工脫鉤,否則即使聘僱幫傭或看護,經濟壓力沉重仍難以鼓勵生育。 

星國家事移工 30 萬 女性勞參率 62%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資料,到 2024 年 12 月為止,外籍勞動力為 157 萬 6,500 人,其 中家事移工為 30 萬 1,600 人。而根據香港 立法會的數據,2024 年外傭人數為 36 萬 8,000 人,若一家聘一名,對照戶數統計, 約有 13.34%的家庭有聘外籍家庭傭工(規 範主要為雇主財力及提供適當空間)。 而根據聯合國最新的《2024 年世界生育 報告》,南韓的總生育率為 0.73,香港同為 0.73,新加坡則是 0.95,而臺灣則是 0.86; 若推估 2054 的總生育率,南韓為 1.06,香 港 0.99,新加坡 1.17,臺灣 1.10。 勞動參與率部分,根據世界銀行的開放資料顯示,2024 年南韓的女性勞參率為 56%,香港為 52%,新加坡則較高為 62%; 而根據主計總處去年的統計調查,女性勞參率為 51.87%,與香港相近。若由上述資料來看,除了家事移工的制度外,其他政策與措施的配套也會形成重要差異。 

韓國育兒外傭計畫 聘僱成本過高  

為了因應低生育率和雙薪父母的壓力, 南韓由首爾去年展開一項試辦計畫,聘請菲籍外傭(89 名)協助育兒與家務。根據韓國媒體報導,聘僱成本引發爭論,該計畫進入第二階段後需支付的服務費用提高到約每月 3 萬臺幣,市政府提議與本國勞工工資脫鉤引發抗議,並遭韓國勞動部拒絕。 根據韓國時報 7 月底的報導,該計畫將在明年試辦期結束後終止,官員表示,李在明政府無意進一步擴大並正式實施相關提案(原計畫下一批引進 1,200 人),而將討論新的制度支持育兒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