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楊孝慈 2025 年 9 月 30 日報導】 美國國務院發布年度最新《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Trafficking in Persons Report, TIP report),儘管台灣再次被評比為第一級(Tier 1),但報告中明確指出台灣在遠洋漁業人權方面的改革依舊不足。綠色和平表示,政府仍須進行全面性改革,提升遠洋漁業供應鏈透明度、要求水產企業進行盡職調查、儘速將國際勞工組織的 《漁撈工作公約》(C188)內國法化,才能達 到產業永續性。
美方最新報告中肯定台灣政府對防制人口販運的努力,台灣儘管已達到人口販運防制的 最低標準,但近年相關調查案件數下降,且被害人辨識程序未能全面落實,導致部分被害人難以獲得司法救濟與保護。其他問題還有對移工在契約期間轉換雇主的限制、缺乏家事勞工專法,以及漁撈工作分屬不同政府機關管轄等面向,都有再努力的空間。
漁業署平台 受理 127 件申訴
農業部漁業署建置「外籍船員互動服務平台」,以中文及外語提供查詢漁船資訊以及建 立申訴管道,據統計,透過該平台共接到 127 件申訴,其中 1 件被通報為疑似人口販運案件。 2024 年漁業署委託第三方機構對仲介實施 47 次、對漁船執行 774 場次的檢查,並訪談 6,165 名船員。
報告具體建議,增加勞動部及漁業署勞動檢查能量,強化對仲介公司、家庭工作場所以及疑似涉及強迫勞動的遠洋漁船的執行。強化對 人口販運防制的起訴及判決,對違法者實施具有嚇阻力的刑罰。禁止對移工收取招募、服務 費及押金,與輸出國協調以監控與調整契約內容,強化直接聘僱。擴大外國港口駐點人員職責,檢視外籍漁工是否存在強迫勞動的指標, 檢查也應強化印尼語與菲律賓與的口譯服 務。
強化程序 嚇阻人口販運行為
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海洋專案主任郭珮嫻表示,綠色和平肯定台灣政府過去在部分政策上的努力,但也提醒政府,台灣遠洋漁船早已是全球列強,需要全面改革的魄力與跨部會協作的決心,才能讓台灣漁獲在國際上持盈保泰。
郭珮嫻指出,以這次捷安特巨大集團事件為例,商品疑似涉及強迫勞動,被美國海關扣留, 這並非台灣首次,也顯示面對全球供應鏈的規範下,以出口外銷為主的產業,包含遠洋漁業, 都必須正視「盡職調查」的重要性。 綠色和平並提到,政府雖已著手部分改善措 施,例如修法調整境外聘僱規範、實施部分船舶檢查,然而制度漏洞與執法落差仍存在,整體產業供應鏈不透明,伴隨著對人權和環境危 害的風險。呼籲水產企業應建立完整的供應鏈盡職調查制度,定期評估供應商、漁獲來源追溯、勞動條件稽核、資訊透明揭露等,才能提升漁業競爭力。
21世紀全球外勞集團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優質外籍勞工/家庭看護工/家庭幫傭 / 製造業移工/營造業移工/農業移工,如有服務需求請來電免付費專線(手機市話皆可撥) 0800-32-1111 或 留言給我們